•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球熱點:俄否決化武調查決議草案 大國角力敘利亞問題

2017-10-26 08:3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全球熱點)俄否決化武調查決議草案 大國角力敘利亞問題

  新華社記者

  俄羅斯2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投否決票,拒絕延長調查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襲擊責任方的任務期限。

  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的反對在各方意料之中,美國明知會有如此結果,依然促成安理會投票,意在借此發難,與俄爭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被打散後在敘利亞的影響力。

  【新聞事實】

  聯合國安理會24日就有關延長調查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襲擊責任方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聯合國聯合調查機制任務期限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玻利維亞投反對票。由於俄羅斯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聯合國聯合調查機制2015年由安理會授權設立,負責調查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襲擊責任方。聯合調查機制定於10月26日發佈調查報告,相關專家工作許可權11月到期。

  美國希望在調查報告發佈前就投票延長聯合調查機制的任務期限。但俄羅斯提出,相關討論應在專家發佈調查報告後進行。

  【深度分析】

  當前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的戰鬥進入最後階段,俄美已有在敘利亞東部開始爭奪勢力範圍的跡象。分析人士認為,雙方在反恐鬥爭取得階段性進展之後即在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發生摩擦,時機微妙。

  美國趕在調查報告發佈前提出這一決議草案,目的在於借調查化武一事繼續打壓敘利亞政府,在國際輿論上形成對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的壓力,將敘利亞問題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俄羅斯的態度則表明,兩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博弈依然激烈,俄羅斯不會隨便退讓。

  【第一評論】

  不難看出,這一決議草案的提出和表決並未經聯合國安理會各理事國充分磋商協調,對真正解決敘利亞問題並無任何助力。

  儘管當前“伊斯蘭國”已被打散,但敘利亞仍然滿目瘡痍,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地緣政治、美俄博弈壓倒了如何真正推動問題解決的考量,不利於敘利亞實現長治久安。

  敘利亞問題也牽動著整個中東局勢。要最終實現地區和平穩定與經濟發展,各方需要共同努力,避免讓敘利亞的局勢走向不可控,白白浪費了打散“伊斯蘭國”為地區穩定贏來的機會。

  【背景連結】

  近年來,敘利亞多次曝出化武事件,但對其責任方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歇。

  最近一次化武事件發生在今年4月4日,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南部一座小鎮當天出現毒氣,導致大量人員傷亡。敘反對派指責政府軍在空襲中使用化學武器,而敘政府對此予以否認。

  4月7日,位於地中海東部的兩艘美國軍艦向敘利亞的沙伊拉特軍用機場發射了59枚戰斧式巡航導彈。美方稱,敘政府軍此前從該機場發動了一起化武襲擊,因此有必要採取行動摧毀儲存在此的化武庫存。

  敘軍方同一天發表聲明説,美方在真相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就以化武事件為由對敘實施軍事打擊,是在向敘境內“恐怖組織”釋放錯誤信號。

  敘政府外交部一名官員今年6月向媒體表示,美國稱敘利亞政府有意發動化武襲擊的説法毫無根據和道理,其目的是找藉口向敘利亞發動新的侵略。敘利亞政府不擁有任何形式的化學武器,並強烈譴責任何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記者:王建剛、尚緒謙、趙嫣、邵傑;編輯:郭洋、王豐豐、孫浩)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