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讓創新成為民富國強的制勝法寶

2017-10-25 20:53: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五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中國經濟增添活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用發展的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中國經濟正在走上以創新驅動和創新發展為主導的創新強國之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對外投資方式,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的改革創新自主權,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通過加速國際並購促進國際産能創新合作,都將為建設創新型強國注入活力。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中國共産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産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一帶一路”建設、“金磚+”等,都體現了中國的責任擔當。

  建設創新型國家還需要包容性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應當説,造成這種矛盾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創新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巨大變化和更大差距。為了更好地讓全體人民分享創新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我們必須通過全球性扶貧脫貧、地區間協調發展、網路化共用發展、普惠式綠色發展造福億萬人民。只有不斷提升國家創新實力和進一步挖掘富民潛力,才能讓創新成為民富國強的制勝法寶。

  (郭夏:新生經濟學創始人,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新生經濟研究院院長,《解碼經濟——新生經濟學導論》作者,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特邀財經評論員)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