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所有人|網民看】實幹創造美好新生活

2017-10-24 20:34: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也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支點。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習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提高就業品質和人民收入水準。

  民生是穩定的基礎,也是發展的動力。當然,民生改善不能畫餅充饑,而應口惠實至。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長4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3.3%,年均實際增長7.4%。@所有人,不妨靜下心來回憶一下五年來的變化,是否生活越來越好了?房子大了,電視換了,手機也更新升級了,就連移動網際網路都快成為5G的天下了。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工作和錢包。工作更順心了,錢包也更鼓了吧,相信這種甜蜜變化足以讓你合不攏嘴。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沒有就業就沒有工資,沒有工資就難以維持生活。畢竟天上不會掉餡餅,不可能坐在家裏啥都不幹就有吃有穿。@所有人,是否都經歷過找工作的酸甜苦辣?是否有孩子即將大學畢業,卻為了孩子的工作而牽腸挂肚?5年來,就業機會越來越多,農民工可以在家門口進工廠,就連電商都已經走進了大山深處,解決了很多鄉親們的衣食問題。這樣的變化,是否深有體會?“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黨代會報告特別關注就業問題,找一份滿意的工作越來越有可能。

  鼓起“錢袋子”,生活更加好起來。“錢袋子”,也是幸福的“寶盒子”。試想一下,若是錢包癟癟,什麼都不敢買,這如何談得上幸福呢?@所有人,是不是都有過想買而不敢買的經歷呢?為了孩子,有時候即便咬咬牙,也不敢掏出癟癟的錢包?讓錢包鼓起來,讓生活好起來,是很多人們最大的心願。黨代會報告強調“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可真是説到了我們心坎上。等著錢袋子慢慢鼓起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更好的生活,都不再是奢望。

  “獲得感”成色更足。地域差別、工種差別、性別差別……很多的差異,導致了收入大不一樣。有人月入百萬,有人月入幾萬,還有人月入幾百幾千。這樣的收入差距,導致生活水準大不一樣。人與人之間如此,地方與地方之間也是如此。@所有人,你是不是都有過念想,就是在收入高的地方賺錢,在消費低的地方花錢?報告強調“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向這種不公平現象舉起了“手術刀”。厚植公平底色,“獲得感”當然會成色更足。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所有人,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回望這五年來的點點滴滴,你是否能夠感覺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等等,越來越從夢想照進現實?不否認,由於歷史、自然、社會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不少偏遠、落後地區的民生建設、民生保障仍需加強。但十九大報告如此關注民生,如此強調就業和收入,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通過實幹來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新生活呢?(作者是環球網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