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再提“四個偉大” 彰顯中共“政治定力”

2017-10-24 09:10: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觀察)習近平再提“四個偉大” 彰顯中共“政治定力”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題:習近平再提“四個偉大” 彰顯中共“政治定力”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用1200余字的篇幅,闡述“四個偉大”之間的關係。“四個偉大”,也被北京觀察人士看作將是繼“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四個自信”之後,為中國未來發展發出的新動員令。

  習近平在“726”講話中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鄧純東認為,從歷史角度來看,改革開放以來召開的每一次黨代會,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不同程度上都貫穿著“四個偉大”的總體思路。

  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教育長兼科研部主任韓慶祥此前撰文稱,不管是從思想路線、基本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角度進行總結,還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要注重一系列矛盾雙方的結合上進行總結,貫穿各种經驗中的一條根本主線,可聚焦到“四個偉大”。

  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楊永純説,“從某種意義上説,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四個偉大’的提出,正是要握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方向盤,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

  外界注意到,在“四個偉大”中,核心無疑是“建設偉大工程”。具體來説,就是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楊永純指出,中共歷來注重黨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複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複雜的,黨記憶體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鄧純東説,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的就是要勇於直面問題,敢於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全面從嚴治黨’這個特殊政治名詞,分量早已力透紙背。”楊永純説。

  在他看來,如果説深入推進黨建在“四個偉大”中起決定性作用,在此基礎上,由黨帶領人民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無疑將成為破題關鍵——“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

  “為何而鬥爭?鬥爭什麼?”楊永純説,可以用“五個堅決”進行概括: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堅決反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堅決破除一切頑瘴痼疾;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行為;堅決戰勝一切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挑戰。

  楊永純指出,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五個堅決”亦是中共向全黨發出警示:要認識這場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

  正如十九大報告所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理論支撐,‘四個偉大’將為中國下一步如何發展廓清路徑、校正航向,確保中國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進程中行穩致遠。”楊永純説。(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