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擘畫新時代藍圖 指引新征程航向

2017-10-21 12:1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黨的十九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康龍計程車公司司機王華君:

  共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本報記者 林火燦

  “十九大報告説,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與過去的日子相比,我現在的生活幸福多了。”黨的十九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康龍計程車公司司機王華君對記者説。

  對於黨的方針政策給人民生活帶來的改變,王華君代表有著切身的體會。上世紀90年代,王華君兜裏揣著父母給的10元錢從農村走進城市。他回憶説,那個年代,農民沒有什麼收入來源,進城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一年能掙上幾千元錢,過年回家的時候,能給家裏買件家用電器,再給父母兒女添幾身新衣服。

  王華君代表説,如今我國城鄉生活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在他身邊,許多進城務工人員不僅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不少人還在城市裏成了家,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王華君代表認為,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必然會寄予更多期待。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靠黨員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努力,擼起袖子加油幹,共同解決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裏:

  開闢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本報記者 佘 穎

  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裏認為,過去5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出勃勃生機,最根本原因就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構成了一個科學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

  王裏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王裏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又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黨的十九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張建民:

  新征程要求強化責任擔當

  本報記者 廉 丹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對此,黨的十九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張建民認為,“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是指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行動綱領”。

  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過去5年,國內生産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張建民代表説,“我國總體上實現了小康,這些年的發展道路走得紮實、亮眼”。

  張建民代表表示,時代和發展的大勢不可阻擋,我們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我們要強化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堅定不移地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九大代表、寧夏吳忠市委書記沈左權:

  切實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

  本報記者 許 淩

  黨的十九大代表、寧夏吳忠市委書記沈左權認為,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應實現經濟增長的高品質、高效益。我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經濟提質增效、加快轉型升級是必然之舉。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寧夏吳忠市此前多年的經濟增長過於依賴資源優勢和強化投資,産業層次不高,結構倚重倚能。沈左權代表説,今後吳忠市要在發展中培育新動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具體來説就是要“搶人才、強科技、搞創新、優服務”。

  “今後,吳忠市將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戰略目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優化經濟結構,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沈左權代表説。

  黨的十九大代表、江蘇省漣水縣委書記王向紅:

  昂首闊步邁進新時代

  本報記者 薛海燕

  黨的十九大代表、江蘇省漣水縣委書記王向紅説,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的科學論斷,令人振奮,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王向紅代表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無論是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還是在人類社會進步史上,都將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首先,這意味著我們將實現“強起來”的民族復興夢。報告對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有宏偉藍圖,更有具體措施。其次,這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繼續煥發強大的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中國國情,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再次,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為世界應對共同難題提供智慧啟迪,為其他國家提供可供借鑒的發展方案。

  王向紅代表表示,近年來漣水經濟發展、居民收入等指標持續提高,機場夢、高鐵夢等夢想相繼實現。下一步,漣水將乘著黨的十九大的東風,把黨的十九大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地方改革實踐中,讓各項事業昂首闊步邁進新時代。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曹立:

  凝聚起民族復興的磅薄力量

  本報記者 姜 帆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曹立表示,十九大報告中“四個偉大”的論述,凸顯了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使命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歷史性地落在中國共産黨人肩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經歷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節點上,中國共産黨作為執政黨展現出的擔當、進取、務實、穩健,讓人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充滿信心。

  曹立説,“四個偉大”體現兩個頂層設計的統一。一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頂層設計,是中國未來發展的行動綱領。二是新時代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頂層設計,是中國共産黨完成歷史使命的“四梁八柱”。偉大夢想凝聚了國家、民族、人民和個人的共同理想,也必然要凝聚起全體中華兒女的磅薄之力,因而它又是實現未來更高目標的一種政治動員。

  曹立認為,“四個偉大”還昭示我們,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新時代承擔新使命,中國共産黨必將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走向縱深。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教授董立人:

  基本方略為做好工作指明方向 本報記者 夏先清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教授董立人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精闢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即“十四個堅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董立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闡述的十四個方面的基本方略,囊括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實踐,這十四個方面是互為聯繫、互為協同、互為促進的一個有機整體。基本方略為我們今後做好各項工作指明瞭方向。每一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都應該按照中央要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

  黨的十九大代表、四川省德陽市委書記蒲波:

  把美麗願景化為強大動力

  本報記者 劉 暢

  “十九大報告中對於‘兩個階段’的論述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科學判斷和新的戰略安排。這‘兩個階段’時間表十分明確,‘兩個階段’的目標實現後,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黨的十九大代表、四川省德陽市委書記蒲波説。

  蒲波代表説,在他心中,這一美好願景的實現意味著國家更加富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社會更加和諧,社會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中國夢也是每個人的夢,廣大老百姓將有更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蒲波代表説。

  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蒲波代表表示,“作為共産黨員,我們肩負著神聖的職責和使命,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努力奮鬥,為人民的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蒲波代表説,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美好願景的宣傳,應當儘快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做到家喻戶曉。

[責任編輯:張禦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