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法官再次“叫停”特朗普新版入境限令

2017-10-19 08:5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的新版入境限制令原定於18日正式生效。但就在前一天,夏威夷州聯邦地區法官德里克沃森再次“叫停”這道禁令。白宮稱沃森的裁決存在“危險缺陷”,司法部表示將迅速上訴。

  【第三次否決】

  聯邦法官德里克沃森17日裁定,最新版的禁令跟之前的版本存在相同的問題:缺乏充分證據證明來自禁令中那6個國家的公民將對美國的利益造成損害。

  沃森稱新版禁令無視聯邦上訴法院的裁決,認為特朗普簽署這道禁令超越了總統的權力範圍。

  他還説,修改後的入境限制令依然“基於國籍的歧視。這違反了美國移民法,也違反了這個國家建立時制定的原則”。

  沃森同時認為,新版禁令並不能加強美國國家安全,因為根據現行移民法,那些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個人已被禁止入境美國。

  而且,受限名單跟實際情況不符。比如,伊拉克未達到美國的安全標準,卻被移出了受限國家名單;儘管索馬利亞達到了資訊共用的標準,仍被列入受限名單。

  此外,沃森還指出,禁令關於入境公民類型限定存在缺陷。比如,禁止所有來自利比亞的遊客入境,卻允許利比亞學生入境。

  沃森先前兩次否決特朗普簽署的入境限制令。

  【存在“危險缺陷”】

  白宮17日發表聲明,稱沃森的裁決存在“危險缺陷”,“削弱了總統保證美國人安全的努力”。

  白宮否認“國別歧視”,稱特朗普上月簽署的新版禁令是以世界範圍的安全合作協議和情報共用為基礎。

  聲明説:“美國司法部最終將維護總統合法和必要的行動,並迅速恢復對美國人安全的重要保護。對此我們有信心。”

  新版禁令最具爭議的變化之一是查德公民首次成為限制對象。而查德正在跟美國密切合作共同打擊極端武裝“博科聖地”。

  美國國務院新聞發言人希瑟諾爾特説,近幾週來,查德政府展示出“與美國政府就打擊極端分子合作的明確意願”。美國“致力於跟查德合作解決問題,實現提高入境者背景審查能力、取消簽證限制的目標”。

  【一場司法鬥爭】

  特朗普9月24日簽署上任後的第三版入境限制令,要求從10月18日開始禁止8個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這道禁令將蘇丹從限制對象國名單中移出,但朝鮮和查德公民、委內瑞拉部分政府官員首次成為限制對象。

  今年1月,特朗普剛上任不久就針對利比亞、敘利亞、伊朗、葉門、伊拉克、蘇丹和索馬利亞等7國簽署一道入境限制令,但受到多個地方司法和行政機構抵制,這一版的禁令很快被聯邦法院判決無效。

  特朗普不得不于3月初頒布修改版禁令,規定禁止伊朗、利比亞、敘利亞、葉門、索馬利亞和蘇丹等6國的公民在90天內入境美國,120天內停止實施接納全球難民的項目。這第二版的禁令又有聯邦地區法院和巡迴上訴法院以涉嫌宗教歧視、有違憲法等為由將其“凍結”。特朗普政府因此向最高法院申請推翻此前的裁決。

  最高法院6月26日部分恢復被喊停的第二版入境限制令。獲得部分解凍的禁令同月29日正式執行。夏威夷州政府就這版禁令提起上訴,最高法院同意受理,尚未裁決。(金悅磊)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