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各地群眾致函致電對黨的十九大寄予厚望

2017-10-18 05:22: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為中國開啟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 張璁

  金秋十月,黨的十九大這場盛會舉世矚目。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昂首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書寫出一篇篇驚艷世界的“中國故事”。這五年,中國百姓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從白山黑水之間到海角椰林之畔,從浪花朵朵的大海之濱到牛羊歡奔的雪域高原,各地群眾紛紛來信來電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點讚。黨的十九大有關工作機構陸續收到各地群眾的自發來信和製作的刺繡、剪紙、書法等作品,表達了對中國共産黨的深厚感情,對祖國繁榮昌盛的良好祝願,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熱切期盼黨的十九大為中國開啟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高水準的教育和醫療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惠民利民舉措,讓群眾生産生活發生巨大變化。內蒙古自治區的郭永財、馮秀華夫婦來信説,上世紀60年代他們來到內蒙古當伐木工人,住了幾十年土坯房,每年冬天還要挨幾個月凍。今年初,他們終於搬進了棚改安置的新樓房。全家人坐在亮堂堂、暖洋洋的新居,不禁感慨:老百姓能住這麼好的房子,都是托了共産黨和習總書記的福!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路上,要靠脫貧攻堅不讓一個群眾掉隊。南京大學的學生陸福志説,作為從邊疆貧困縣雲南富寧瑤族山瑤支系走出來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他在成長過程中深切感受到中央扶貧政策給山瑤群眾生産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家鄉人民作為精準扶貧的受益者,對黨中央滿懷感恩之情。河南省的張賢書來信説,前幾年,他家趁著政策扶持的東風搞起了酥梨種植,並加入了村裏的農業合作社,得到了不少技術輔導和銷售幫助,去年純收入達10多萬元。現在家裏吃穿不愁,還蓋了新房、買了新車,每年至少出門旅遊一次,日子過得就像大酥梨一樣甜。

  各地區、各部門、各條戰線形成了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的嶄新局面,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讓群眾感受到一股撲面的改革新風。德國華僑王邵華、山東省的陶沛江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産能號準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脈搏,切中了阻礙改革創新的要害,只要上下同欲、不懈奮鬥,既定發展目標就一定能實現。湖南省的黃海濤、河南省的龐動説,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蓬勃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駕駛著“改革號”破浪前行,譜寫了一首波瀾壯闊的改革史詩、一段民族復興的騰飛神話。

  良法善治,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守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浙江省的易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楊志勇等説,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機關先後糾正了呼格案、聶樹斌案等一系列冤假錯案,廣大群眾從中感受到了司法機關刀刃向內、刮骨療傷的決心。上海市的孫豐説,《民法總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體系,引導人們崇德向善、維護公序良俗,在全社會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導向,是一部促進社會發展的良法。從現實來看,最近幾年,人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觀念逐步增強,社會也不像前些年那麼浮躁了,這與國家法治體系不斷完善、教化引導作用日益增強密不可分。

  破釜沉舟去藩籬、治頑疾、立規矩、正風氣,全面從嚴治黨順應了黨心民心所向,開啟了管黨治黨新篇。上海市的丁祥泳、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耿峻等人來信説,“八項規定”的條款看似平常,但針對的都是人民群眾最關注、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擁護和支援。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為全黨樹立了標桿。幾年下來,黨員幹部大吃大喝幾近絕跡,揮霍公款亂象得到有效遏制,群眾都在感嘆:“共産黨的好作風又回來了!”北京市的周鳳義、王紅陽等來信説,近年來在當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打虎”“拍蠅”戰功卓著,為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交口稱讚,廣大群眾“真心希望這場反腐敗鬥爭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

  面對五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各地群眾更加滿懷熱情地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召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的覃學開,感恩黨為他們引來了泉水、修築了水泥路,寄來了繡著“壯鄉兒女永遠跟黨走和各族人民共築中國夢”的壯錦。浙江杭州剪紙藝術家魯立清、王玉枝夫婦也精心製作了題為“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巨幅剪紙作品,祝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我們打進了國際最高端市場!” 

  記者趙鵬

  一踏進福建省順昌縣盈昌竹木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就能看到“全球頂級環保竹製品製造商”的標語貼在墻上。標語背後,還有一份心懷感恩的喜悅:“我們給總書記寫信啦!”

  寫信的人,是公司的總經理高春娥。順昌是全國首批評定的十大竹鄉縣之一,高春娥從18歲就開始做竹業加工。

  1998年,順昌縣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災,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赴現場指揮救災。之後的4年間,習近平同志三次到順昌考察調研。“要搞竹子深加工,把小竹子做成大産業。”“要把産業體系和生態體系建設有機結合。”習近平同志這些飽含深情的囑託打動著每一位竹鄉人,其中就包括正準備向全球高端竹製品市場發起衝擊的高春娥。

  高春娥把習近平同志的囑託牢牢記在心上。別人家的竹製品總是過不了“發黴”“開裂”的難關,她卻一早就研製出了“榫頭拼接”“環保生態膠水”等最新工藝和原料,雖然為此工序至少要增加6道、成本要增加一倍,但她的“上竹”牌子也漸漸成了國際市場中的高端代表。一個兒童餐碗賣價20美元、一張2英寸見方的菜板最少80元、一套個性定制的茶桌8000元……由於率先通過瑞士SGS機構各種嚴苛檢測,高春娥的竹製品在歐盟、美國、日本市場上,每件都比同行定價高,人稱竹製品的奢侈品。而與此同時,順昌縣竹加工産業産值也達到整個竹業總産值的近一半。

  “這一切都要感謝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對我們的囑託與寄望。”高春娥有太多的話想要告訴總書記。前些天,高春娥與19名職工代表、竹農代表開會時商議:“我們寫封信向總書記報告一下我們今天的成績。”短短一天,信就寫好,找來快遞,連夜寄出。

  “我最盼望的就是總書記能再來順昌,我們這裡不僅依舊能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而且小竹子已經真的長成了大産業!我們也真的實現了您的心願!”高春娥説。

  “點讚改革,我激動無比” 

  侯琳良 何繼鳳

  “這封信,我寫得酣暢淋漓,寫得激動無比。”10月17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東升農場,一望無垠的菜地綠意盎然,鄧中輝正和農場工人一塊兒除草。

  鄧中輝,新田縣農村經營服務站黨支部書記,縣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主任。不久前,他向國家信訪局寫了一封信,“我感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發展得很好,向全國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黨的十九大就要召開,我覺得要向總書記寫封信,把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表達出來。”

  鄧中輝在信中點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新發展理念、“一帶一路”倡議等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地改變著每一位中國人。

  在新田縣,人們感受尤為深刻。2015年底,被確定為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後,新田縣農村的發展天地為之一寬。鄧中輝正是這一場改革試驗的參與者、見證者。兩年時間,新田縣破解了利用土地經營權辦理抵押貸款的問題,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通了便捷融資渠道,做活農村土地帶動農業産業壯大發展,走出了一條全新的路子。

  “新田這種模式很接地氣,也是行得通的。我希望新田模式從地方‘糧票’成為全國‘糧票’。”在基層農口系統工作了20多年的鄧中輝總是不忘為自己的本行鼓與呼。他説,黨的十九大就要召開了,這是全黨的大事,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要在平凡的崗位上站好每一班崗,用自己的優異表現來迎接十九大的召開。

  “只有跟黨走,才有希望!” 

  王樂文 龔仕建 鄭鵬

  “收到入職通知後,我們和家人都無比喜悅,打心眼裏感謝黨、感謝您!爺爺奶奶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再三叮囑我們:要永遠跟黨走!只有跟黨走,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大唐延安熱電廠50名青年職工,飽含深情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捧出掏心窩子的話。

  17日下午,記者在大唐延安熱電廠見到了其中幾位青年職工。來自富縣的高雅告訴記者,2015年8月,大唐集團公司與延安市委領導就産業扶貧項目會談時,了解到部分延安老革命後代就業難導致生活困難,當即表示要將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貫徹落實到企業的積極行動中去,新建的延安熱電廠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經過考試,50人正式成為熱電廠員工,其中30人來自農村,家庭每人平均年收入低於3000元。

  在燃料物資部,郭健達正忙著原煤採樣工作。靦腆的他告訴記者,以前五口之家僅靠父親的退休工資維持生活。“我現在是燃料物資部的煤樣採樣員,每個月可以掙到3000多元工資。”由於表現突出,電廠組建團組織時,他還當選為團支部書記。

  從今年5月中旬開始,大唐集團組織這些職工進行了為期27天的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培訓期間,50名青年職工全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考察,有兩名職工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他們所有人都要求到企業最艱苦的崗位去,甘做一顆螺絲釘,用工匠精神激勵自己,成就事業。”大唐延安熱電廠廠長楊旭顯説。

  “我們將永遠牢記前輩們的教誨,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讓革命信仰生生不息,將革命事業薪火相傳、發揚光大。”採訪結束時,高雅動情地讀著信裏的這段話。

  “心裏很多話,用熟悉的方式説” 

  記者王慧敏 方敏

  見到魯立清時,他正在浙江杭州上城區梅花碑社區的一間教室裏輔導老年人剪紙。“為黨的十九大獻上剪紙作品,我只是表達了一個基層黨員的心聲!”魯立清説。

  55歲的魯立清是杭州民間剪紙藝人,共産黨員。今年年初,在參加市黨代會期間,他萌生了一個想法:“黨的十九大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喜事。這些年,國家發展日新月異,黨風政風越來越好,我何不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為黨的十九大獻上一幅剪紙作品?!”

  他的想法得到老伴王玉枝的贊同。不過,問題來了: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一張長1.8米、寬0.8米的紙上,哪放得下?

  做事認真的魯立清與老伴、朋友討論了數十次,又與杭州宋城景觀設計師曹欲峰討論了10多次,還多次向左鄰右舍徵詢意見。花了兩個多月,這才漸漸明晰了剪紙內容:

  “要有天安門、黨旗、總書記肖像,這代表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

  “要有高鐵賓士的畫面——我回河北老家以前要18個小時,現在只要5個小時;

  “要有航太翱翔的雄姿,要有‘一帶一路’建設內容……

  “還要有閱兵式,是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我們安享和平築起鋼鐵長城。”

  5月初,魯立清拿出定稿後,和王玉枝開始剪裁、雕刻。整個夏夜,他們屋子常常亮燈到很晚。“一點也不覺得累。”魯立清笑呵呵地告訴記者:“這5年生活越來越好,都是習總書記和黨中央帶領得好。我心裏有很多話想説,就用熟悉的方式表達出來。”他指著桌上一大堆剪紙作品説:“八項規定、反腐倡廉、生態環境……我想要表達的東西還有很多,無奈紙張太小。”

  耗時3個月,10幅題為“迎接黨的十九大、不忘初心振興中華”的剪紙作品終於完成。10月7日,魯立清精心挑選了其中一幅寄到中共中央辦公廳,隨同郵寄的還有一封賀信,“我想代表所有從事民間藝術的工作者,祝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