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2017-10-12 17: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在7月26日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平凡經歷和重大成就。最近,總書記又在中央深改組第三十八次會議上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為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對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一、改革是進行新的偉大鬥爭的重要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我們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重要方面。這是對改革作出的新定位,大大拓展了人們對改革重大意義的認識。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偉大鬥爭的大背景下展開的,同時也是偉大鬥爭的有機組成部分。

  改革就要衝破思想觀念障礙。真正成功的改革,首先是一場“思想上的革命”。思想解放的廣度和深度,決定著改革的進度和力度。沒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改革的深化。如果思想上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就必然導致僵化和落後。破除慣性思維,規避“路徑依賴”,需要經歷非常艱苦的鬥爭,甚至需要推動“不換腦筋就換人”的人事調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我們既要衝破那些教條化、凝固化、絕對化的思想禁錮,又要衝破那些膜拜和簡單搬運西方話語體系、“唯西方是瞻”的思想禁錮,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同時深入推進“思想上的革命”。

  改革就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籬。“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這表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是比衝破思想觀念障礙更為艱難的鬥爭。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是一個權力重新分配和利益重新調整的過程,必然遇到各種阻力。改革越深入,阻力也越大。這個阻力主要來自既得利益者或明或暗的抵制和阻撓。面對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利益固化現象,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大力推進以公平正義為價值導向的改革。這種改革是既要做大增量也要調整存量,推動既有利益格局改變。如果有些既得利益者不願意讓渡利益,甚至想要在原有位置上攫取更大的利益,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須大刀闊斧破除利益障礙。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的陽光更好地照進神州大地。

  改革就要攻克體制機制痼疾。從一定意義上講,當代中國的改革是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進和優化,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若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長期未被攻克,就會從制度土壤中生長出一些“老大難”問題來。反過來説,反覆發生的問題必須從規律上找原因,普遍發生的問題必須從體制機制上找原因。當代中國的各種複雜矛盾和問題,從深層次看,其長期未能解決的根源正在於有的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必須看到,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絕不是輕輕鬆鬆、順順噹噹就能攻克的。痼疾之所以成為痼疾,往往是因為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矛盾需要破解,解決這些矛盾需要我們以更高的智慧和更大的勇氣來開展新的偉大鬥爭。

  二、科學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狠抓改革落實,必須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和運用。這幾點要求,內涵豐富、意蘊深厚,我們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

  必須加強黨的領導。中國共産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者,也是這場偉大改革中的自我革新者。5年來,正是因為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使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得以有效發揮,我們才能闖過一個個難關,啃下一根根硬骨頭。實踐證明,堅持和加強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提升黨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力和權威性,有利於全黨全國在改革上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有利於改革涉險灘、闖難關、啃硬骨頭,有利於統籌協調、蹄疾步穩推進各項改革,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政治保證。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就必須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通過發揮黨的領導這一特有優勢來調動起聚力攻堅的強大正能量。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全面深化改革,是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的根本途徑。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産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堅持問題導向,就要對準問題、找準穴位、瞄準靶心來深化改革,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先進行試點探索解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鮮明的問題導向聚焦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推動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當前,我國發展還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破解發展中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必須狠抓改革落實。落實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反覆強調的改革課題。狠抓改革落實,就是各地區各部門要在改革落實上投入更大精力,要建立抓落實的臺賬,要有硬任務、硬指標、硬考核,每項改革落實要有時間表、路線圖,跑表計時,到點驗收。要落實責任,地方和部門一把手要把抓落實的責任扛起來。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不僅親自抓、帶頭幹,還要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要堅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特別要下大力氣解決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關係,突破“中梗阻”,推動各項改革相繼落地、漸次開花。

  必須把握改革規律。改革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必須透過紛繁複雜的表像,看到深化改革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繫,遵循並創造性地運用客觀規律推進改革。要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一切從基本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既大膽探索又腳踏實地。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既注重推動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突破口。堅持全局和局部相統一,既要考慮局部的具體情況,更要從大局出發,從全局上來統籌謀劃。堅持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統一,推動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堅持膽子要大與步子要穩的統一,戰略上勇於進取,戰術上穩紮穩打。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相統一,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三、繼續高舉改革旗幟,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

  走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長征,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要繼續高舉改革旗幟,再接再厲,久久為功,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意志、更加強烈的擔當精神、更加有效的思路舉措,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

  堅定改革定力。當今時代是多元多樣的時代,代表多種利益訴求和觀念的社會思潮競相涌現,“八面來風”極易干擾改革決心甚至動搖改革應有的政治立場。面對“八面來風”,最根本的一條是要有極強的政治定力和戰略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要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的定力,牢牢站穩黨和人民的政治立場,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覺摒棄反覆折騰式的改革、翻燒餅式的改革、拉鋸式的改革,始終推動改革向著黨中央確定的正確方向持續深入。

  增強改革勇氣。當前,改革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更加凸顯。破解難題的艱巨性越大,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也必須越大,否則就只能在困難面前喟嘆,而無撼動之力。在改革只剩下“硬骨頭”,深化改革必須“涉險灘”的時代條件下,我們必須與危機賽跑,用危機“倒逼”自己的勇氣。我們要以無私無畏的勇氣和真抓實幹的行動,堅決推進各項具體改革。特別是要以積極心態對待改革中的利益調整,甘願以個體之失換整體之得,以局部之失換全局之得,以一時之失換長遠之得,敢於拿起手術刀壯士斷腕、自我革命,以此帶動克服個人、部門和地方利益的掣肘。

  運用改革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總結運用好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的改革新經驗”。毋庸置疑,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壘臺、積厚成勢、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5年,也是改革集中推進、全面深入、成果顯著、積累經驗的5年。我們要從改革新經驗中昇華理性認識,萃取智慧結晶,揭示客觀規律,融入黨的創新理論之中,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科學理論指導。要把實踐證明的好的經驗做法固化為科學的制度機制,特別是要把那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轉化為制度機制,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證。(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劉光明)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