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八項規定帶來的“雙節”圖景:清風朗月到府來

2017-10-10 13:43: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今年,國慶假期遇上中秋,狠剎“四風”頑疾的力度也隨之升級。八項規定,這個改變中國的政治語匯,再次成為焦點,勾勒出一幅風清氣正的“雙節”圖景。

  2012年12月4日中央出臺八項規定至今,每逢年節假期,從中央到地方,各地紀檢監察機關都明察暗訪,緊抓落實不放鬆。5年來,落地生根的八項規定,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黨風民風為之一新。

  持續曝光糾“四風” 

  記者注意到,在重要時間節點,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已成為一種慣例。

  “雙節”前夕,中央紀委網站推出中秋國慶期間違規違紀監督舉報曝光專區,開設了“我要舉報”、“每週通報”以及“網友留言”窗口,歡迎廣大網友進行監督舉報。

  五天后,曝光專區通報了涵蓋全國30個省區市的6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連續三周通報,共計160起,持續加強警示教育,不斷釋放持之以恒糾正“四風”的強烈信號。

  聚焦這些公開曝光的典型問題,抓早抓小成為常態。

  2013年9月,中央紀委公開通報:海南省衛生學校違規購買384份月餅券,發放給教職工共計12萬餘元,所需費用在學費收入財政返還資金中列支。

  這成為了全國第一起因違規購買月餅而被處理並通報的案例。此後,因公款送月餅而被中紀委網站公開通報的官員就有近20人。

  記者觀察發現,節日期間高發的違紀行為之一就是“違規發放津補貼和收送禮品禮金”。

  例如,今年“雙節”期間,中央紀委在曝光專區通報: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技術部原部長曾新宇中秋節前違規收受禮品問題,被免去技術部部長職務。

  明察暗訪守“清風” 

  違紀行為怎麼查?每逢節假日,總有不少紀檢監察幹部放棄休息,堅守崗位,通過專項檢查、重點抽查、實地暗訪等方式,進行重點監督檢查。

  今年“雙節”前夕,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張碩輔帶隊抽查了南京大飯店和陽澄湖大閘蟹朝內小街店近期的財務票據,對大型商場、私人會所、內部食堂、農家樂、風景名勝區等重點場所公款購買節禮、違規公款吃喝等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山西省紀委要求,重點檢查公款購買贈送煙酒等節禮;公款購買贈送充值卡、有價證券和各種支付憑證;利用現代物流快遞、電子商務等隱匿手段進行公款送禮等違規問題。

  多部門聯動協作,也成為嚴防“節日腐敗”的一種常態。

  例如,今年春節臨近前,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紀委充分發揮財政、審計、稅務、交警、市場監督管理局等10家聯動協作部門的職能優勢,紮實構建立體化監督網路,緊盯節日期間易發問題。

  除了督察抽檢,紀委也要求黨員幹部對在節假日期間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各項紀律情況進行自查。

  假期前“關口前移”,明確告訴黨員幹部“自查什麼”。通過堅持自查和報備,形成組織監督和黨員自律相統一的內控機制。

  節日風氣悄然改變 

  觀察今年的月餅市場,“天價月餅”幾乎難尋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包裝樸實的“平價月餅”,一盒價格普遍在百元左右。

  一塊月餅,折射出社會風氣之變。

  回望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月餅、大閘蟹等這些一度被公款消費異化的食品,重新成為老百姓慶祝佳節的應景美味,寓意親人團聚、祈盼美滿的傳統節日,找回應有的文化底蘊。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尹韻公認為,腐敗“節日病”治理取得突出成效,清新節儉的節日風氣已經形成。

  網友“柴季萱17”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留言板留言説:“很多領導説剛開始的時候感覺管的太嚴了,後來成為習慣反而覺得一身輕鬆,不用逢年過節想著去送禮,也不用去拒禮了。八項規定為廣大黨員幹部戴上‘緊箍’,繫緊‘風紀扣’,黨內的政治環境自然就清明瞭。”

  五年來,黨中央緊抓節日不正之風,從細處入手,向實處著力,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

  久久為功,滴水成河。八項規定改變著中國的節日風氣,改變著你我的生活。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