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家國往事】和國旗約會 為中國點讚 有你有我

2017-10-03 12:41: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廣大人民群眾喜樂盈杯、歡度國慶,熱烈慶祝偉大祖國68週年生日誕辰之際,國旗一如既往地飄滿了大街小巷,既讓人感覺自豪,更讓人感到驕傲。向我們的國旗敬禮,向我們的祖國敬禮,已儼然成為一種思想自覺、一種行動自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大五角星與四顆小星的位置關係,象徵著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星紅旗作為中國的標誌,將我們中華兒女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時刻引導我們為著祖國的富強、民族的振興而不懈努力奮鬥。

  仰望五星紅旗,你既可以看到噴薄而出的希望光芒,也會自然滋生“位卑而未敢忘憂國”的責任情愫。而實際上,國旗所凝聚的,就是來自普通人民群眾的智慧,就是人民團結愛國的熱情。曾聯松只是上海的一個普通市民、小小職員。在他看到報紙上刊登的新中國國旗徵稿啟事,萌生了也想設計一面國旗的時候,也曾遭遇過“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的調侃和困頓。

  然而,“國家大事與每一位國人都有關”的中國共産黨卻並不按套路出牌,偏偏就選中了曾聯松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所設計的國旗圖案,後經中國共産黨及眾多民主黨派、各界民主人士反覆磋商討論,最終高高地飄揚在了天安門廣場上空,成為了民族尊嚴的象徵、共和國永久的記憶。

  1949年9月27日,五星紅旗被正式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六十多年後,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要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如果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確定是執政黨、民主黨派、人民大眾集體協商、群策群力的縮影;那麼,新中國的發展與崛起,就是執政黨、民主黨派、各界人士和廣大勞動人民共畫的同心圓、共繪的同心夢。

  國旗代表著國家,也代表著每一個中國人。有國才有家,有夢想才有新輝煌。正如《家和萬事興》中所唱的那樣,“國強民才富,民富國安定”。雖然我們早已遠離飽嘗流離之苦、飽受淩辱之恥的戰亂年代,但同樣也應注意到,國家利益的最終受益者還是家,是每個家庭成員。“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才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具有的偉大情懷、都應樹立的偉大理想。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滿懷信心地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我們既需要“手把紅旗旗不濕”,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扛好前進紅旗,共同把新時期的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向前進,也需要“弄潮兒向濤頭立”,同心協力、真抓實幹,堅定信心、知危圖安,共同推動形成中國心跳引領世界發展的新格局。

  國旗是我們的最美, 愛國無須含蓄。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讓我們追隨著曾聯松的足跡,繼續“和國旗約會”、“為中國點讚”,立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破浪前進,闊步邁向“四個偉大”新的征程,勝利駛向偉大祖國更加光輝的未來!(李吉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