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四川探索環保督察“升級版”

2017年06月29日 14:54:09  來源:四川日報
字號:    

整治後的濛陽河廣漢段清澈明亮。  受訪者供圖

眉山市今年大力加強秸稈回收工作。 四川省環保廳供圖

以環保督察為“圓心”,逐步建立“制度矩陣”

  四川省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

  □本報記者 殷鵬

  “龍泉驛區共有24門以下磚瓦企業18家,輪窯數440門,耗煤量大,排污嚴重,整治迫在眉睫……”今年2月,四川省環保督察組進駐成都後發現上述問題,當即責令整改。記者6月23日從四川省環保廳獲悉,目前龍泉驛區18家24門以下磚廠均已關停。這是四川省環保督察發現問題後,強化整改的一個縮影。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四川省成立了高規格的省級環保督察組,通過深挖細查,完成了21個市(州)的環保督察工作,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後督察”階段,四川省又緊盯問題整改不放鬆。

  但解決一批現實問題,並非環保督察的終結。記者獲悉,四川省正積極探索環保督察的“升級版”,將環境保護的分工、追責、考核與環保督察互聯互通,通過制度化保障,推動四川省環保督察實現常態化、長效化。

  A

  制度安排為環保督察護航

  劃“紅線”標“底線”,給幹部念起“緊箍咒”

  “實踐中,我們不斷摸索環保督察的四川路徑,以環保督察為‘圓心’,逐步建立‘制度矩陣’。”6月23日,四川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直言,環保督察作為環保工作一項新的制度創舉,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與之匹配。

  記者梳理髮現,2016年以來,四川省先後出臺《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下稱《細則》)《四川省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分工方案》(下稱《分工方案》)《四川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下稱《督察方案》)等,完善了四川省環保督察政策體系,保障了環保督察工作順利開展。

  《細則》明確了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細化了造成生態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16種追責情形,樹立了生態環境保護“紅線思維”,給鄉鎮(街道)以上的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念起了環保“緊箍咒”。《分工方案》,將環保職責落實到各級黨委、政府和45個部門(單位),擰緊了責任發條,為各相關部門標出了“紅線”和“底線”。《督察方案》,規定了督察內容主要包括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突出環境問題及處理情況等。

  “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四川省級環保督察工作有據可依、有規可循、追責有據,又方向明確、路徑清晰、保障有力。”四川省環保廳督察辦公室主任甘曉英介紹,四川省環保督察工作程式,包括督察準備、進駐、報告、反饋、移交移送、整改落實六個階段,要求事前做足功課,事中多措並舉,事後緊盯整改落實。

  一個細節可以證明,四川省環保督察工作有多細。甘曉英説,督察組入駐綿陽市前,派出團隊暗訪了35個點位,收集大氣、水、土壤污染和環保設施等問題素材達100多分鐘,最終製作成8分鐘暗訪視頻播放,直觀反映當地突出環境問題,“所有看了視頻的人都深受觸動”。

  B

  “後督察”緊盯問題整改

  各地挂圖作戰,不整改到位不銷號

  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整改問題,各地紛紛行動。

  4月10日,督察組向綿陽市反饋督察意見時指出,綿陽環境空氣品質未完成2016年考核目標,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同比2015年分別上升9.2%、6%、5.3%,優良天數比例下降6.97%,降幅居四川省第三。

  之後,綿陽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減排、壓煤、抑塵、治車、控秸”五大工程,啟動編制大氣環境品質限期達標規劃;對未完成環境空氣品質年度目標任務的5個縣(市)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建立了大氣環境品質排名通報制度;淘汰黃標車2800輛;對10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進行了污染整治。

  “組合拳”整治污染效果初現。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今年1-5月,綿陽城區環境空氣品質有效監測150天,達標108天,PM10濃度同比下降9%。

  對於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的處理和整改,是四川環保督察的目標導向之一。

  土法造紙在宜賓已有上百年曆史,但其環境污染不容忽視。今年4月,四川省環保督察組向宜賓市反饋督察意見時指出,屏山縣和宜賓縣大量存在土法造紙,嚴重影響水環境。

  宜賓市摸底調查後確認:宜賓縣土法造紙作坊共468戶,涉及8個鄉鎮26個村;屏山縣土法造紙作坊共1396戶,涉及9個鄉鎮46個村。隨後,對兩縣的1864戶土法造紙作坊實施關閉取締。“目前工作已完成,所涉鄉鎮的河流水質明顯好轉。”四川省環保廳督察辦公室相關人員説。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土法造紙作坊關閉後的村民轉型發展問題,宜賓縣成立了幫扶工作組,為村民科學選擇項目實現“再就業”,目前已引進1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擬建基地1000畝發展羊肚菌種植項目,擬種植紅花玉蘭1000畝打造鄉村特色旅遊項目,全力幫助村民多途徑增收。

  目前,四川省內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已分區域、分行業、分難易逐一梳理清單,實行動態管理、挂圖作戰、挂賬銷號。“大部分市(州)整改力度大、見效快、完成率高,也有些市(州)重視不夠,行動較緩慢。”甘曉英説,接下來,將運用專函督辦、公開約談、區域限批等措施,倒逼各地推進整改,堅決打消個別市縣的僥倖心理,“對問題整改沒有半點商量餘地。”

  C

  環保督察探索“升級版”

  環保分工、追責和考核,與督察互為支撐

  本次環保督察動真碰硬,讓各級領導幹部切實感受到壓力、傳導了責任,也發現和解決了一批環境問題。從未來走向看,環保督察必將經歷“從解決現實問題”到“構建機制格局”的過程。

  構建機制格局,四川省已開始探索建立環保督察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記者注意到,本次環保督察後,督察組強化了督察成果的運用,主要體現在追責和激勵上。追責,即對督察發現的突出環境問題和線索,通過移送追責,形成震懾態勢,保持制度威力。激勵,則是把督察結果和幹部選任相結合。比如,在本次環保督察中,督察組對明顯不作為、慢作為的,已向紀檢監察和組織部門移交了線索。

  由環保部門主導地方環保工作目標績效考核的機制探索,也在試點中。四川省已在成都、自貢等地試點,將環保指標分解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和縣(市、區)政府,通過考核“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傳導和壓實環保主體責任,通過反覆刺激形成“肌肉記憶”,讓落實環保責任成為一種習慣。

  自貢市環保局已制定《自貢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辦法(試行)》,從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年度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環境安全情況等六方面,對各區縣進行考評。重點考評總量減排、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六大項內容,最多可扣9.7分,以大分值扣分倒逼責任落實。每月還將開展一次進度督察並通報,推動問題整改。

  由環保部門主導地方環保工作目標績效考核,未來有望在四川省鋪開,初步構建起“分工、追責、考核”與環保督察在制度上互聯互通、相互承接和互為支撐的體系。“下一步,將細化有關規則和辦法,力爭探索出一條‘升級版’的環保督察新路。”四川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説。

  快評

  突出環境問題不再“燈下黑”

  □蟲工

  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目前有個別地方對環境保護的態度模糊不清,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去年以來,四川省級環保督察掀起的環保風暴,以前所未有的威力席捲各市(州)。通過下沉督察及問題整改,四川省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回應了群眾的環保訴求,增強了群眾環境信心,也增強了政府公信力。

  環保督察過程中,四川省還對一批環保工作不力的責任人進行了問責,給只顧經濟發展、不顧生態得失,對環境問題“不作為”“慢作為”的地方敲響了警鐘,倒逼地方黨委、政府不僅要為經濟增長負責,更要為生態環境負責,最終為老百姓幸福負責。

  我們相信,通過前期省內環保督察的細緻梳理、問題整改,以及正在建立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將在四川省各地進一步落實,各類突出環境問題將不再“燈下黑”。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