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東方之珠”的光芒為什麼這麼亮

2017年06月29日 13:12:43  來源:人民網-港澳頻道
字號:    

  盛夏的香港,藍天白雲。紫荊花廣場,遊人信步。維多利亞港,渡輪繁忙。回歸20年前夕,記者一行來到香港,感受到的是這座城市的活力與繁華。

  1997年7月1日零點,歷經滄桑的香港終於回到祖國懷抱。從那一刻起,香港的歷史進入新紀元,開啟了發展新航程。

  20年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在香港落地生根,明艷的紫荊在祖國的滋養下釋放活力,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成績斐然、舉世矚目。

  20年,從 “一帶一路”到“大灣區建設”,祖國的發展為香港的繁榮創造無限機遇。香港逐步成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未來香港“超級聯絡人”的定位,為“一帶一路”發展提供動力。

  20年光榮夢想,紫荊花依舊盛開,維多利亞港依舊繁忙, 印證著香港與內地共用祖國的尊嚴與榮耀,共同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

  2017年4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會見新當選並獲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新華社記者鞠鵬 攝

  同根同心 血脈相連

  1997年7月1日註定是個載入史冊的日子。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一國兩制”制度下的香港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在北京會見新當選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表示,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功。憲法和基本法規定的特別行政區制度有效運作,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國際社會給予高度評價。中央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決心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將全力支援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

  國家總理李克強則幾乎年年都在兩會記者會上接受香港媒體的採訪,他一次次堅定有力的回答為香港持續繁榮連續注入強心劑。李克強説,中央政府會不斷地加大力度,會繼續出臺許多有利於香港發展、有利於內地和香港合作的舉措。

  回歸以來,在“一國兩制”的保障之下,香港人當家作主。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表示,“一國兩制”回歸以來的實踐是成功的,即使現時出了一些波折,未來或有新的挑戰,中央對貫徹“一國兩制”的大方針是不會動搖,香港前途是光明的。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錶示,香港回歸祖國,是國家和平統一的重要里程碑。20年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經濟和社會平穩發展,來之不易,當好好珍惜。如今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都為香港帶來新的、龐大、持續的機遇。香港要用好“一國”之利、“兩制”之便,對外加強國際合作,對內與內地省市攜手合作、共同發展。

  “一國兩制的初心,就是希望能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香港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本網專訪表示,香港回歸祖國,是祖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隨著國家深化改革開放、“一帶一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提出,及時為香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提供很多機遇。未來五年,希望能掌握機遇為香港開創一個更好的未來。

  事實證明,“一國兩制”在港成功實踐。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設好香港,偉大的祖國始終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張曉明認為評判香港“一國兩制”一定要有全局的、歷史的、發展的眼光。“一國兩制”作為一個史無前例的新事物在香港全面付諸實施,取得巨大成功。但並不意味著這個實踐的過程風平浪靜。作為一項史無前例的新事物,“一國兩制”在實踐過程中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出現一些矛盾和衝突、遇到一點曲折是難免的。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馮巍説,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地生根,保證了香港經濟社會基本的繁榮穩定。長遠來看,“一國兩制”實踐過程中會有溝溝坎坎,不應低估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中央政府、特區政府等各方面,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非常堅定的戰略定力。

  過去20年,香港的金融貿易、自由度、競爭力等多項指標走在世界前列,這是“一國兩制”最好的優勢和成功實踐。香港貿發局副總裁葉澤恩如是評價。

  香港時事評論員陳志豪認為,“一國兩制”在香港是成功的,這是保證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穩定繁榮、港人治港的重要保障。國際上一直對香港的競爭力、自由法治程度都保持很高的評價。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説, “一國兩制”不僅開闢了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而且對實現現代化、維護世界和平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稱,如今,“一國兩制”下原有經濟、社會制度、生活方式不變的香港,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市民擁有更多權利和自由。

  “明艷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花瓣開得繁盛。”

  正如這首歌裏唱的,20年來,香港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但有國家的強大支撐,經過特區政府和700萬港人的努力,香港總能披荊斬棘、風雨過後見彩虹。

  20年,“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地紮根,開花結果。

  維多利亞灣畔的紫荊花雕像。 人民網記者常紅 攝

  不忘初心 共創奇跡

  擁抱祖國,面向世界。

  “一國兩制”是香港過去和未來繁榮發展的基石。回歸祖國20年來,香港不忘初心,經濟社會發展成績斐然、舉世矚目。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發表的《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評選中,香港已連續23年被該機構評為最自由經濟體。

  20年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到國際肯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確認香港是全球規模最大及最先進的金融體系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的金融發展指數中位居榜首。

  社會民生方面,從1997年至2016年,香港本地GDP年均實質增長3.2%,在發達經濟體中位居前列。每人平均壽命排名世界第一,近10年的失業率始終維持在5%以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剛剛發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5次報告》評出的2016年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中,香港位於第二位。

  一串串數字見證了香港的繁榮。回歸20載,香港和祖國血脈相連、心手相依,共同締造了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奇跡。香港對外交往日益擴大,繼續與世界各國、各地區以及有關的各級組織保持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同時維持自由港和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被公認為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和最具發展活力、營商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輿論認為,香港經濟的不俗表現,離不開“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所綻放出的活力,一方面源自祖國的大力支援,另一方面依託“一國兩制”激發出的制度紅利。

  20年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龐大的“中國機遇”轉化為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強勁驅動力。

  世界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香港在政治穩定、政府效能、規管品質、社會法治、貪腐控制等方面的指標,都遠遠高於回歸之前。

  從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産總值由1.37萬億港元增至2.49萬億港元,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由4575億港元增至9083億港元,香港股市市值從3.2萬億港元增長到26萬億港元。香港營商環境和競爭力長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國家‘十三五’規劃給香港定了位,就是要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同時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這是國家給香港特別的機遇,香港也可以發揮“防火牆”“試驗田”的作用,讓人民幣國際化走得更穩更快。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香港作為內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融資中心,已成為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目的地,今天的香港已真正進入國際金融中心的行列。

  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指出,香港金融業的長足發展得益於內地經濟的騰飛。香港利用本土優勢,依靠祖國支援,在配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獨特角色。

  2003年以來,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步伐顯著加快,為香港金融業開闢了新市場。大量香港金融機構進入內地,兩地金融人才溝通日益頻繁,為香港輸送了大量優質人才。

  另外,內地赴港遊手續不斷簡化,刺激了香港旅遊市場。目前,內地遊客赴港遊已覆蓋49個城市、超過3億人口,為香港帶來“市道暢旺”,賦予香港旅遊市場迅猛增長的動力。

  20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援下,香港面對困難和挑戰,維護了香港社會大局穩定、實現了經濟復蘇,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20年來,香港同祖國內地交流合作不斷深入、經貿合作更加緊密,香港從祖國得到更為強硬的支援,也為國家為世界各國進行經濟、科技、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紐帶和橋梁作用。

  20年來, 香港股市值漲了7倍多,上市公司數量增加了2倍多,日均交易額增長了4倍多。香港能夠續寫財富傳奇,背後是內地經濟的崛起,是國家的強大支撐。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

  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在世界面前,展現出新的勃勃生機。

  合作共贏 機遇無限

  唇齒相依,優勢互補。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祖國內地持續穩定的發展為香港提供了堅強的後盾;繁榮穩定的香港也為國家建設、內地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面向全球,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定位,就是做“超級聯繫人”,在“一國兩制”下,做好國內和國際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一帶一路“相當於國際版的改革開放。隨著國家推進“一帶一路”,香港的國際化地位將更加凸顯,有利於引領、協助內地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向世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表示,香港背靠國家,天時地利人和,通過“一帶一路”聯繫東西方走出去。

  香港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了“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和“一帶一路”辦公室,建立了政府內部工作架構。依託各類法定和重點商業機構,搭建起了資訊資訊、基建融資、經貿投資、人才培訓等“一帶一路”功能平臺。“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已有40多個國家與香港有民航協定。香港與19個經濟體簽訂了投資協定,與3個經濟體完成了投資協定談判。與36個稅務管轄區簽訂全面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安排。香港入境事務放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證要求。香港貿發局設立“一帶一路”資訊網站,為企業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概況、投資項目資訊、相關互動等資訊。

  香港不僅融入祖國發展,更要走向世界。

  在亞投行6月在韓國舉行的第二屆理事會年會上,香港被亞投行接納成為新成員。

  董建華強調,國家在設計“一帶一路”規劃時,已把香港的參與作為重要的取向。香港具備為國家門戶,開放式自由港以及高水準專業服務的重要元素,香港須好好發揮這些優勢,把握擺在眼前的無盡商機。

  如今,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展開,香港也迎來了更廣闊的舞臺、更多的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引擎。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認為,大灣區應更多要考慮怎麼能領跑,對中國和世界發展做出新貢獻,需要實現兩大轉型。從單一的城市向城市群轉型,從原來的香港為代表的金融中心、服務業中心、製造業中心向科技中心轉型。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至少40次提到了“一帶一路”,並表示香港要坐言起行,將“一帶一路”提供的機遇化為成果。

  “香港具有國際資金自由流通,國內外市場資訊全面,金融監管完善,通訊和航空運輸基建完備等優勢。在此基礎上,香港能發揮仲介作用,促進內地企業在國外的發展。”梁振英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中國企業和沿線國家的互動,未來中國對外投資將繼續快速增長。在大趨勢下,香港將在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為自身發展帶來新動力。

  工商界熱烈響應“一帶一路”建設。一批聚焦“一帶一路”的智庫、商會、協會紛紛在香港成立,如香港海上絲綢之路協會、絲路國際總商會、“一帶一路”戰略的研究機構、“一帶一路”國際發展聯盟等。2016年7月,梁振英還委任蔡瑩壁為“一帶一路”專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香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向南連接內地與東盟,向北連接日本與韓國,在這樣的區位優勢下,香港大有可為。

  南豐集團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梁錦松認為,香港的專業人才和機構可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香港在金融、法律及專業服務方面培養了大量人才;香港服務機構,如香港鐵路、香港國際機場的運作也在全球首屈一指。

  “國家所需、香港所長”,機遇無限。

  陳家強認為,亞投行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正式被亞投行接納成為新成員,令其“超級聯繫人”角色更加顯著。中銀香港高級研究員王春新也指出,去年中國對外投資為1830億美元,許多企業選擇從中國香港“走出去”,當企業投資“一帶一路”項目,很可能得到亞投行的支援,香港可以提供融資、專業服務支援。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亦有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建議,香港不僅要繼續當好“超級聯繫人”,還要強化在內地對外合作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內地合作,協調行動,港、澳、廣、深都已是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化都市,若能夠“抱團”發展,可謂強強聯合,國際競爭力必然會再上新臺階。

  展望未來,香港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希望從“一帶一路”中找到新的增長點。

  20載,香港走過坦途也歷經風雨。今日的香港,一片經濟的熱土,一個宜居的家園。香港人始終不忘初心,堅定對“一國兩制”制度的信心、與祖國人民攜手共創輝煌。

  當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正在走向全世界。香港再逢歷史發展新機遇, “東方之珠”將再次閃耀世界舞臺。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