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暫停進口朝鮮煤引猜測 專家:僅為執行決議

2017年02月20日 10:26:32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外媒猜測中國暫停進口朝鮮煤 專家:就是執行安理會決議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一些外媒將中國暫停進口朝鮮煤炭與所謂“親中派”金正男遇害聯繫起來。韓國SBS電視臺稱,暫停煤炭進口一方面顯示了中國切實履行聯合國決議的意志,另一方面也與朝鮮不顧國際社會警告執意試射彈道導彈和涉嫌謀劃金正男遇害案有關。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中方宣佈暫停從朝鮮進口煤炭前不久,後者剛進行了“北極星-2”型導彈試射。而導彈試射後第二天便發生了金正男在馬來西亞遇害案。金正男生前生活在澳門。一直試圖在其中保持某種平衡的北京方面,“終於以暫停從朝鮮進口煤炭的方式來表示憤怒”。

  “這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巧合,沒有任何內在聯繫。”楊希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國的制裁措施是根據安理會2321號決議做出的,説明中國是按照原則在做事。至於金正男事件,目前還在調查之中。在這種假設前提下,去臆測中國的煤炭禁令與此有關,是毫無根據、不負責任的。楊希雨表示,中國對朝核問題態度一直很明確,隨著朝鮮核子試驗不斷升級,中國的反對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在中國有理、有力、有節的舉措下,美國等國家散佈所謂“中國責任論”,才是虛偽而不負責任的。

  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彼此毫無關聯。一些外媒硬要把兩件事扯一起,是對中國在制止朝鮮發展核武問題上努力的污衊。金正男本來就不是朝鮮的重要政治人物,跟中國關係也不大。中國的舉措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執行安理會決議。“中國對朝鮮核計劃的懲罰措施,是希望朝鮮改變目前的錯誤政策。如果朝鮮做出棄核努力,制裁也會相應減少,關鍵掌握在朝鮮自己手中。”

  “朝核問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距離引爆點只剩幾年。”這一説法來自韓國外長尹炳世。據韓聯社報道,尹炳世18日出席第53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演講時闡述這一觀點。據分析,他所説的“引爆點”是指朝鮮完全掌握核武器技術的時間。尹炳世還表示,韓方在朝核問題上的目標不是在適當的時期與朝鮮達成妥協,而是敦促朝鮮完全、可驗證、不可逆地實現無核化。

  當天,同樣出席該會議的中國外長王毅與尹炳世舉行了會見。王毅再次重申中方反對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的立場,強調一國的安全不應建立在損害別國安全的基礎之上。韓聯社稱,會談反映了兩國圍繞“薩德”入韓的矛盾,氣氛冷淡,雙方在會談前握手合影時笑容略顯僵硬。依照慣例,外長會談允許媒體入場並公開外長開場發言,但此次會談並未向媒體開放。雙方還就中國政府宣佈2017年度暫停進口朝鮮原産煤炭一事進行了探討。路透社稱,王毅就朝鮮問題表示,不能放棄爭取和平的努力。“各方在嚴格執行安理會決議的同時,也應積極探索恢復談判的突破口,斬斷半島核問題的負面迴圈。”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