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海底40萬年前有孔蟲出水 散發光澤如珍珠(圖)

2017年02月20日 10:26:16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海底探索 40萬年前有孔蟲出水

  在“決心”號大洋鑽探船的顯微鏡下,記者邂逅了一群40萬年前生活在南海的美麗有孔蟲(如圖),它們是正在進行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從南海海底鑽取的科學樣品。

  當時的南海生活一定快樂而富足。因為儘管過了40萬年,每一隻有孔蟲化石依然散發出白色珍珠般的溫潤光澤。它們有的像圓圓的乒乓球,仔細看皮膚卻呈網格狀;有的像含苞欲放的棉花球,白色的花瓣清晰可見;還有的像扇形貝殼,中間包裹著一個小孔。在顯微鏡燈光照射下,玲瓏剔透,仿佛一張張迎面而來的笑臉。

  自寒武紀至今,這些僅1毫米大小的美麗單細胞動物,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5億多年。它們祖祖輩輩以海洋為家,生生死死都不離開海洋。它們家族興旺、種類繁多、分佈廣泛,對海洋環境因素反應極為敏感;某些種群演變迅速,在地球上生死留存的時間很短,因此成為相應地質年代的重要標準化石,成為科學家研讀地球歷史的“書籤”。

  由我國科學家主導的南海第三次大洋鑽探,正在北緯18度、東經115度的南海北部海域順利進行。“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從3700多米深的南海海底,鑽取的一管管沉積樣品到底是什麼年代沉積的?美麗的有孔蟲有自己的“發言權”。

  16日,來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向榮,在“決心”號鑽取的第3管沉積樣品中,發現了幾隻粉紅色的“紅擬抱球蟲”。這種在教科書中作為定年標誌的有孔蟲,生活在地球上的年代約為12-40萬年前。因此可以判斷,“決心”號鑽取的第3管南海沉積樣品,是在這段時間內沉積的。

  儘管肉眼看上去,有孔蟲小如針尖,但卻不屬於微生物,而是不折不扣的動物,隸屬於原生動物界粒網蟲門有孔蟲綱,殼上有一個或多個開孔,以便伸出偽足,因此得名“有孔蟲”。研究現今海洋中的有孔蟲種類及數量、分佈,總結其與所處環境因子的關係,科學家就可以推測出古海洋環境和古氣候。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