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六年斥資六萬億元 財政“真金白銀”助力醫改

2017年02月15日 10:04:0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張興軍

  “能報銷這麼多真是沒想到。”河南省中牟縣農民李金倉最近給記者算了筆賬,他兩個月大的兒子因患先天性心臟病住院,經過一系列醫保報銷後,近6萬元的費用最終自己只掏了8000余元,“幾乎沒有壓力,真的很省心”。

  李金倉的情況並非孤例。隨著我國全民醫保體系的基本建立以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向縱深推進,廣大群眾的獲得感也在不斷提升。

  回顧整個“十二五”時期,全國財政醫療衛生(含計劃生育)累計支出46499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7倍,年均增幅17.3%,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14.4%的增幅高出2.9個百分點,可謂實現跨越式增長。2016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13154億元,同比增長10%,佔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7%。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中央財政共安排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資金9930億元、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2618億元、公立醫院補助資金782億元。另外,從2012年起,中央財政每年安排補助資金支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至2016年共補助455億元。

  憑藉財政“真金白銀”的投入,我國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超過13億,參保覆蓋率穩固在95%以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2010年的每人每年120元大幅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每人平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從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16年的45元;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降到30%以下……

  伴隨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分級診療制度加快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範圍擴大、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我國醫改也逐步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

  財政部社保司相關負責人坦言,當前醫改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基本醫保制度可持續性不強、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進展緩慢、藥價虛高和商業賄賂亂象頻出、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等。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