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地方兩會看京津冀一體化:“成績單”敞亮 “計劃書”提氣

2017年02月09日 14:51:44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從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發展戰略,到“京津冀一體化”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再到《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編制發佈,京津冀一體化已然走過了三個年頭。1月,北京、天津、河北兩會相繼閉幕,從三地政府工作報告和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來看,京津冀協同發展去年的“成績單”夠敞亮,今年的“計劃書”夠提氣。

  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副中心建設進展順利,今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等五大重點領域的投入將會超過3400億元;看天津,積極主動推進三地交通、生態、産業等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接下來將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和國際化水準;看河北,京津冀一體化年度103項重點任務全部完成,今年將更加主動,全力唱好協同發展的“重頭戲”。

  既曬亮點也説不足,這樣的“成績單”夠敞亮

  “我相信,今年陽春三月的時候,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美麗景觀將會呈現。”在北京兩會政務諮詢會上,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對城市副中心的建設信心滿滿,而這份自信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了印證。報告顯示,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基礎設施等五大領域的350項重點工程已有106項開工,環境、水文、綠化美化都在緊張地進行。此外,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重點領域建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去年累計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335家,疏解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17家;京唐城際北京段開工,京臺高速北京段建成通車;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入駐的北京企業和機構達到45家,落戶滄州的北京生物醫藥企業達到53家。

  成績面前,時任北京市代市長的蔡奇對工作中的不足也是毫不諱言: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問題突出,優質公共服務供給總量不足、配置不均等問題也都客觀存在。“我們將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直面問題,勇於擔當,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蔡奇在大會上的表態,彰顯出新一屆領導班子的決心。

  對天津而言,如何主動融入重大國家戰略、探索深度合作是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去年,天津通過加強整體謀劃,紮實落實“一基地三區”建設實施意見,三地深度合作局面逐步形成,並在交通、生態、産業等重點領域取得了突破,這些在天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可窺一斑。

  去年,京秦高速天津段建成通車,一批“斷頭路”“瓶頸路”順利打通;推動三地重污染天氣預警標準統一,加大了聯合應急、聯動執法、協同治污的力度;實現了一批産業合作項目簽約落地,吸引京、冀企業來津投資到位1700億元、294億元。

  “天津在協同發展中的主動謀劃不夠。”天津市長王東峰在報告中一針見血地指明瞭問題。他表示,天津將高度重視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揚長補短、奮發有為,以天津之“進”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切實把歷史性窗口期轉化為改革創新突破期和轉型發展黃金期,努力開創美麗天津建設的新局面。

  去年,河北在一體化進程中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河北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去年,河北著力打造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等重點平臺,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散。首都地區環線高速河北段實現了全線貫通,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資訊實現了共用,引進京津資金達到了3825億元,河北在交通、環保、産業三個領域也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等納入國家總體佈局,也成為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標誌。

  “新區、示範區這些平臺,是河北省對外開放的最前沿,理應成為破除體制機制羈絆、先行先試的試驗場。”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青委員認為,河北省這些平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産業轉移方面的機制仍有待完善。而在省長張慶偉的工作報告中,“堅持問題導向”“革故鼎新”的字眼也讓我們對河北今年的一體化工作充滿了期待。

  加大投入、提高認識、精準定位,這樣的“計劃書”夠提氣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也是三地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一年。三地政府工作報告和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能夠實事求是、直面問題,為今年“計劃書”的制定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京津冀一體化的靶向性更加明確。

  蔡奇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稱,今年北京不僅要繼續堅定有序地疏解非首都功能,還將著重推動三個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交通方面,積極推動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和首都地區環線高速規劃建設,促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方面,要完成10萬畝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4萬畝京津保造林綠化任務和水污染防治協作;産業對接協作方面,要引導産業項目向曹妃甸示範區等地轉移集聚,並支援張承生態功能區綠色産業發展。

  重點工作的推動更加離不開財政的支援。據北京市2017年預算草案報告顯示,2017年,北京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等五大重點領域安排資金3406.8億元。這比2016年增加了426億元,增長14.3%。作為北京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環,僅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投入就將超過42億元。

  “天津將堅持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政治之責、發展之要,積極主動融入重大國家戰略,著力構建高水準對內對外開放新平臺。”針對“天津在協同發展中主動謀劃不夠”的不足,天津市長王東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王東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天津將強化與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大院大所的有效合作,深入落實與北京、河北的各項合作協議,積極推進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等園區的建設,共建一批重點實驗室、産業協同園區和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全面加快“一基地三區”建設,在協同發展中發揮天津優勢、展現天津作為、做出天津貢獻。

  “服從服務大局、主動融入大局,全力唱好協同發展‘重頭戲’,確保實現協同發展近期目標,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張慶偉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精準地定義了河北在推動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的角色。他表示,2017年,河北將借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廊坊北三縣與北京深度對接,探索跨區域融合發展模式;加快曹妃甸區、渤海新區、正定新區等重大承接平臺建設,確保接得住、接得好。此外,河北也將在交通、生態、産業三大重點領域和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工作中尋求突破。

  尤其在生態保護和霧霾防治方面,河北省兩會期間,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在人大石家莊代表團的分組審議中斬釘截鐵地表示,河北將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戰天鬥地的氣魄推動河北省會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