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土部擬建住宅用地供應分類:區分保障房商品房

2017年01月16日 06:22:5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原標題:國土部擬建立住宅用地 供應分類制度

  近日結束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透露,2016年全國立案查處違法用地案件4.7萬件,同比下降24.7%。同時,全國100%的地(市)、98%的縣(區)實現不動産統一登記“發新停舊”。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介紹説,2016年全國立案查處違法用地案件4.7萬件,涉及土地面積32.5萬畝,同比分別下降24.7%和27.1%;立案查處礦産資源領域違法案件4429件,同比下降8.4%。同時,通過加強督察督導,推動閒置土地處置,盤活利用率達到93.6%。

  姜大明指出,2017年國土資源部將全面加強不動産權益保護。鞏固不動産統一登記工作成果,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全部接入國家級資訊平臺,全面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資訊平臺“四統一”。

  同時,2017年將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土地制度,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姜大明表示,房地産過度投資、投機,導致房地産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産泡沫擴大,金融風險增加,成為當前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既要針對房地産市場的短期波動,研究應對之策,抑制房地産泡沫;更要從長遠出發,構建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土地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姜大明説,必須明確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用來炒作投機。

  據姜大明介紹,未來將建立分類調控制度。區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實行應保盡保,對商品房根據供需形勢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應分類管理制度。對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調整用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對去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支援房地産庫存大的城市對未開發房地産用地依法進行合理調整,用以發展社會民生項目或國家支援的産業項目。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