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居延海重生記 經歷過億萬年滄桑巨變的湖泊

2017年01月15日 15:56:04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全媒頭條�防沙治沙�圖文互動)(4)居延海重生記

  這是內蒙古額濟納旗黑河岸邊一棵乾枯的胡楊樹(2016年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煥然新生

  乾涸時的居延海,缺少生靈的光顧,如同“死海”一般寂靜。如今,大湖重生,成了鳥獸魚蟲的樂園。灰燕、天鵝、野鴨……一過冬天,這些遷徙來此的精靈們,或入水嬉戲捕食,或淩空飛翔,或在蘆葦叢、湖心石上休憩,它們歡快地叫著,安樂,自在。

  居延海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觀測的結果顯示,2016年居延海濕地的鳥類,已經由2010年的14種增至65種,數量也由數千隻增至3萬餘只。

  “夏天,划船進到湖心,恍如置身江南水鄉,蘆葦裏、水面上都是鳥群。有一種像海鷗的鳥,不怕人,圍著船飛來飛去,好像在跟人嬉戲。到了冬天,湖面上萬籟俱寂,在土褐色的戈壁、蒿草映襯下,盡顯漠北的蒼涼之美。”家住阿拉善左旗的納仁,是一名攝影愛好者,近幾年是居延海的常客。

  一叢叢的水草中,還生長著許多魚類。“夏天,湖裏的水草很多,行船時,螺旋槳經常被纏住。”在湖邊經營旅遊點的牧民嚴普樂説,絕跡多年的魚也重新回來了,最大的是胖頭魚和草魚,能長到三四斤重。

  出人意料的是,居延海竟然還出産螃蟹。原來,為豐富居延海的水産種類,2007年當地嘗試投放了蟹苗,如今,這些“橫行霸王”已經在湖裏安了家。“到了秋天,夜裏戴上礦燈,在湖邊的水草裏就能逮到螃蟹,有人曾經一晚上逮到十幾隻。”嚴普樂笑著説。

  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護居延海的生態鏈,近年來,額濟納旗政府出臺政策,對居延海的水産捕撈規模實行嚴格管理,前幾年還取締了附近的魚粉加工廠。

  生態好了,前來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僅2016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全旗就接待遊客51萬多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7億元。額濟納旗旅遊局副局長劉潔説:“要是在分水前,我們想都不敢想。”

  家住居延海畔的牧民阿拉騰其其格,開了一家蒙餐館,燉湖魚是她的招牌菜。“現在湖裏的魚種類挺多,我知道名的就有6種,一年能撈1萬多斤。”阿拉騰其其格笑著説。

  水,讓居延海重生,讓額濟納綠洲的命運隨之改變,煥發出勃勃生機。

  (新華全媒頭條�防沙治沙�圖文互動)(5)居延海重生記

  在內蒙古額濟納旗,遊客們在黑河岸邊觀賞日出景色(2016年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