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2016]"十三五"開局考:資本市場法治化水準不斷提高

2016年12月27日 12:47:2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法治化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的法治化建設不斷提速,尤其在健全法律體系、強化監管執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資本市場是一個資金場、資訊場,因而必須是法治市場,高度依賴於健全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從制度供給方面來看,我國資本市場的法律制度建設不斷完善。今年以來,全國人大繼續做好《證券法》的修訂工作,從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推動證券行業創新發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完善。《期貨法》的立法工作也繼續推進,這有利於彌補目前期貨行業基本法的缺失,為期貨及衍生品行業的發展提供國家法律層面的保障。

  在部門規章層面,中國證監會針對資本市場的重大問題出臺多項規範性文件,不斷紮緊制度與標準的“籬笆”。今年9月發佈《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完善重組上市認定標準,取消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以遏制短期投機和概念炒作。此外,針對私募資管行業的亂象,監管層還發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産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重點加強對結構化資管産品、開展或參與“資金池”業務等問題的規範,以避免監管套利、防範市場風險。只有從根本上健全資本市場法律體系,才能為資本市場活動營造規範的環境,為執法監管樹立遵循的依據和標準。

  在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方面,監管層嚴厲打擊內幕交易等資本市場“毒瘤”、對該退市的公司“零容忍”,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僅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對88起案件作出處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109份,較去年同期增長84.75%,行政處罰結案效率和懲處力度持續提升。作為上市公司監管一線的滬深證券交易所,今年以來已累計對A股上市公司發出2044份監管類函件,類型包括監管關注、公開譴責、通報批評等。

  今年以來,監管層開展了IPO欺詐發行及資訊披露違法違規專項執法行動,博元投資、欣泰電氣分別因重大資訊披露違法違規和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成為自2014年10月退市新規實行以來的兩個典型案例。針對虛假資訊傳播行為引發證券期貨價格波動、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等問題,證監會專門部署開展打擊編造、傳播虛假或誤導性資訊專項執法行動,形成了有威懾力、持續性、常態化的執法格局。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中小投資者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保護中小投資者就是保護資本市場。建設好資本市場,必須將投資者保護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這也是監管執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今年以來,監管層一方面建立健全統一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等仲介機構加強適當性管理,確保將適當的産品銷售給適當的投資者;另一方面,加快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推動證券期貨民事訴訟制度機制的優化與完善,穩步推進行政和解工作,探索先行賠付制度的進一步規範化、制度化。在欣泰電氣退市一案中,保薦機構興業證券使用自有資金5.5億元設立投資者先行賠付專項基金,這是今年初證監會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引入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以來的首個先行賠付案例。

  提升資本市場法治化水準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一方面,近年來各種金融創新不斷加快,不少立法空白亟待填補,相關法律制度有待完善;另一方面,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易發多發、投資者維權難和索賠成本高。只有始終健全法制、依法治市,將投資者保護作為一切資本市場立法的基本原則,法治化才能真正落到實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根基才能穩固。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