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2016]"十三五"開局考:商務工作穩中有進見成效

2016年12月26日 13:09:1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其予

  本報記者日前就有關問題採訪了商務部部長高虎城。

  記者:在國內國外複雜嚴峻形勢下,2016年商務發展有哪些突出亮點?

  高虎城:今年以來,全國商務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一帶一路”建設為頂層設計,商務領域各項工作穩中有進,成效顯著,可圈可點,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一是流通促進消費穩增長,流通成本逐步下降。前3季度,社會物流總費用7.7萬億元,與GDP的比率為14.5%,比上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消費穩增長作用增強。前11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前3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1%,比上年同期提高13.3個百分點,為新世紀以來的最高水準。

  二是進出口實現回穩向好。回穩表現為降幅收窄。一季度進出口下降7.2%,二季度下降0.2%,三季度增長1.1%,走勢逐季回穩。前11個月進出口下降1.2%,降幅收窄6.6個百分點。向好表現為結構優化。前11個月,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增長超過5%;民營企業出口占比46.1%,提高1.4個百分點;等等。

  三是雙向投資進入新階段。吸引外資提質增效。預計全年實際吸收外資(不含金融領域)約7850億元人民幣(折合1260億美元),比去年略增37億元,連續25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前11個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8%,佔比70.1%,提高2.6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3.7%,佔比7.3%,提高1.2個百分點。預計全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2萬億元。

  記者:今年我國商務部門開展工作的主要著力點有哪些?

  高虎城:一年來,我們下大力氣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積極推進內貿流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內貿流通資訊化集約化標準化水準,降低流通成本,補齊流通基礎設施短板,瞄準新需求增加新供給,營造安全便利消費環境。

  二是全力實現進出口回穩向好,狠抓政策落實,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展外貿新業態培育新動能,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三是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務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重點措施和重大項目落地,進一步擴大重點領域對外開放,引導企業有序走出去,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經濟治理。四是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全力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深化內貿流通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外資管理制度重大變革,啟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

  記者:2017年,我國商務發展將面臨怎樣的困難和挑戰?

  高虎城:2017年,商務工作仍然面臨著複雜而嚴峻的國內國際形勢。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需求疲弱,貿易投資低迷,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保護主義、內顧傾向抬頭,國際貿易投資環境不穩定因素增加。從國內看,商務領域各項業務進入了由量變到質變的深刻調整過程,面臨諸多約束條件。收入增速放緩和供需錯位抑制居民消費,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導致鞏固貨物貿易全球份額的壓力加大,國際引資競爭加劇,我保持利用外資穩定難度較大,對外投資波動性因素增多、風險加大。如何克服動力轉換的考驗,加快培育新動能,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轉變,成為商務發展突出課題。

  記者:面對困難和挑戰,下一步商務工作怎麼辦?

  高虎城: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明年工作總要求,強調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我們將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突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一帶一路”建設這一統領、重點領域改革這一抓手,大力推動降成本補短板,加快內貿流通創新發展。充分發揮流通供需銜接作用,進一步釋放國內消費潛力。進一步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鞏固外貿回穩向好勢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造利用外資的“制度高地”。促進對外投資合作健康有序發展,提升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全力抓好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和成果複製推廣,充分彰顯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推動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商務為民意識,加大商務領域扶貧攻堅力度。強化底線思維,抓好商務領域重點風險防控。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