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2016】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民生改善無止境

2016年12月26日 13:09: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2月2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研究“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等工作。

  這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在今年年終歲尾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涵,對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至關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筆者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可謂是高屋建瓴,抓住了問題的牛鼻子。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係國運。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從發展全局的高度看民生。顯然,全面小康不能只盯著經濟增長,還必須遵循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一基本原則,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習近平總書記一席話讓人聽得暖烘烘的。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戶籍制度改革、公立醫院改革、城鄉養老並軌、“全面兩孩”落地、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打破“一考定終身”……今年以來,惠及民生的改革舉措密集出臺、強勢推進,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什麼、推進什麼。

  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數據顯示,中國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過8.7億人,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3億人,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2.16億人、1.78億人、1.82億人,城鎮新增就業提前完成全年1000萬人的目標任務;貧困人口預計減少1000萬以上……“十三五”開局之年的民生答卷溫暖人心。“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這一年,中國的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許多“兩難問題”還擺在我們面前,亟待破解。我們要去産能、去杠桿,又要守底線,穩就業;我們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可還存在著分配不公的問題;各地建的房子多了,卻還有部分人住不起……破解民生熱點難點,既是百姓受益的過程,也是創造新的增長點、提高增長潛力、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民生改善無止境,改革唯有“進行時”。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只有不忘改革初心,才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才能披荊斬棘、行穩致遠,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獲得感。(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趙虎啟)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相關文章:
讓民生關切溫暖人心

2016:盤點十大民生熱點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