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黃河告急!山西鋁廠排污肆無忌憚,政府部門互踢皮球

2016年12月02日 11:14:06  來源:央視
字號:    

  原標題:黃河告急!山西鋁廠排污肆無忌憚!污水腐蝕皮膚,村民喝水成問題

  2016年11月初,網路上出現的兩段視頻,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網友上傳的這段視頻顯示,一個排污管,正在向一條河裏肆無忌憚地排放著工業廢水。大片土地被污水污染得變了顏色。這種肆無忌憚的排污是否屬實?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進行了調查。

  黃河在哭泣!山西:中國鋁業鋁廠非法排污,強腐蝕性污水污泥危害村民性命

  2016年11月2日,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顯示,一個粗大的水泥排污管道裏,正向外排放一種冒著熱氣的紅褐色液體;一些紅褐色液體堆積在一起,正不斷地向上泛著白沫;隨著鏡頭的跟蹤拍攝,我們看到距離這個排污口不足10米的地方,就是一條河流,從排污口洶湧而至的紅褐色液體瞬間流向了河流,整個河面明顯變了顏色。網友在視頻中提示,他拍攝的地點是山西省呂梁市興縣,視頻裏出現的河叫做嵐漪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拍攝地點的位置距離黃河,還不到10公里。

  11月4日,網路上再度就這個排污地點,出現了第二段視頻。這個視頻顯示,排污管道旁邊,大片的土地被湍急的工業廢水染成了紅色,被污染的土地觸目驚心。

  11月14日,按照視頻上的提示,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了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嵐漪河畔,找到了視頻中出現的這個污水排放口,現場果然令人震驚。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就是網上視頻的現場,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排水管道,直徑大概是一米多,而下面有一股,帶有黃顏色的污水,源源不斷地排放出來。這個地方是帶有黃褐色和白色的殘留物,據村民介紹,這個殘留物有非常強的腐蝕,不能用手和皮膚直接接觸,而對面一百米遠的地方,就是王家峁村。

  記者在現場看到,排污現場沒有任何排放口標誌牌。這些黃色液體從排污管道下面的縫隙裏流出後,直接流到下面河灘上的溝渠並滲透下去,而這條溝渠距離旁邊的嵐漪河還不到10米遠。記者走近溝渠看到:這裡面有大量排污的殘留物,有紅褐色的、有黃色的、還有白色的顆粒物。看見記者近距離查看,當地村民提醒記者,這些殘留物,千萬不能用手直接接觸。

  村民們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眼前的這些廢液、廢棄物,主要成分就是氫氧化鈉,俗稱燒鹼、火鹼,有強烈刺激和腐蝕性。它的粉塵會刺激眼和呼吸道,排放時還能産生有害的毒性煙霧,如果皮膚和它直接接觸,會被腐蝕、燒爛,如果不小心進入口腔、腸胃,還會造成粘膜糜爛、出血,甚至休克。

  利稅大戶實為污染大戶!排污很隨意,想什麼時候排污,就什麼時候排...

  在排污口現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看到,這個直徑大約一米的水泥排污管是從圍墻內直接伸出來的,圍墻內是當地一家叫做山西華興鋁業有限公司的企業,地上的污水和河道裏的殘留物,就是這個企業排放的。

  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裏,記者看到了山西華興鋁業有限公司工商註冊資訊。這家公司成立於2010年7月5日,註冊資本185,000萬人民幣,有3個股東,分別是:中國鋁業香港有限公司、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華潤元大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主要是鋁及相關礦産品、冶煉、加工生産銷售和相關技術開發、服務。公開資訊顯示:截止2016年7月,累計生産氧化鋁280.4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3億元,實現利潤4.87億元,上繳稅費3.51億元。

  在採訪中,村民們介紹,山西華興鋁業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的利稅大戶,這家鋁礦企業大劑量地使用燒鹼,主要是用燒鹼和鋁土礦發生化學反應,提煉鋁原料——氧化鋁,因此這些排放出來的廢液廢棄物,含有大量刺激性和腐蝕性很強的燒鹼。周圍的村民向記者抱怨,自從2013年山西華興鋁業有限公司投産以來,這裡的污染就沒有停止過,他們排污很隨意,想什麼時候排污,就什麼時候排。

  村民告訴記者,自從山西華興鋁業公司來到這裡,除了排放污水毀掉了眼前的嵐漪河,企業用燒鹼提煉氧化鋁後,産生大量的赤泥等廢渣、廢棄物,也是村民們無法忍受的另一種污染。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記者沿著廠區後面的盤山公路走了2公里多,來到堆放赤泥的露天庫。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大片山谷中,一輛輛大貨車,正拉著還冒熱氣的赤泥,往外傾倒。村民告訴記者,赤泥一旦填埋,土地就算徹底廢棄,因為腐蝕性極強,莊稼根本種不起來。

  赤泥是制鋁工業提取氧化鋁時排出的污染性廢渣,從鋁土礦中提煉氧化鋁後排出的工業固體廢物。一般含氧化鐵量大,外觀與赤色泥土相似,所以被叫做赤泥。赤泥的主要污染物為鹼、氟化物、鈉及鋁等,同時還含有少量放射性元素,赤泥在堆放過程中除了佔用大量土地外,還由於這些化學成分入滲土地易造成土地鹼化、更為嚴重的是這種高鹼度的污水滲入地下或進入地表水,地下水,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

  當地村民指著眼前的這片土地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就是山西華興鋁業公司堆放赤泥的地方,有的在下面鋪墊了塑膠防滲膜,有的沒有,大量赤泥直接傾倒堆放在地上,沒有任何防護處理,整個佔地面積大約1000多畝。

  村民:從今年4月28開始,一直到現在。一個小時,傾倒赤泥200立方米,一天24小時不停。我過去跟華興鋁業交涉,他們説我們一天交20萬的稅,你村民能給交多少?!就是跟我説,必須無條件配合。

  記者注意到,這個傾倒赤泥的地方比較隱蔽,在山谷的一個角落裏,它直接和下面溝底的水相連,現在堆放大量赤泥後,已經形成了一個坡度6、70度,深50多米的溝底。污染,不僅毀掉農民種田,甚至連喝水都成了大問題。有毛驢踩了污水,驢蹄毛都給燙掉了。

  王家峁村,就在山西華興鋁業公司的對面,據廠區直線距離不足百米,由於嵐漪河多年遭受污染,村民們喝的地下水已經不能喝了。看到記者採訪,村民當場做了一壺水,水燒開一分鐘後,立刻出現了白沫和白色沉澱物。

  裴家川口村是嵐漪河和黃河交匯處的地方,山西華興鋁業公司常年向嵐漪河排放污水,黃河也是飽受其害。村民説,如果羊喝了它旁邊的水,不僅容易生病,而且還會導致早産。現在水裏的青蛙也基本絕跡,農作物至少減産一半。

  痛心!政府部門互踢皮球!千年文物危在旦夕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當地採訪的時候,村民們告訴記者,他們多次向當地政府、環保部門反映情況,但始終沒有結果,現在,村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污染吞噬這裡的山山水水。

  11月14日,記者和王家峁村幾個村民來到興縣環保局,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反映山西華興鋁業公司向嵐漪河段大量排污,導致污染的問題。

  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環保局副局長牛玉春是這樣解釋的:我也説不清,現在縣政府介入了,你自然服從人家縣長,現在不是一個部門來解決這個事。

  談話還不到幾分鐘,這位副局長説要去開會,迅速的離開,隨後興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王建軍出來進行溝通解釋:問題是局長不在,副局長也不在,我也不知道。

  主管環境保護的部門一問三不知,無奈之下,記者和村民來到了興縣信訪局,向這裡的負責人反映山西華興鋁業公司排污、致污的情況。

  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兼信訪局局長李清源:這裡不是處理問題的地方,這就該環保局給你做出意見。

  當地村民們告訴我們,從2013年至今,三年的時間,他們多次向興縣人民政府、興縣環保局反映這個環保問題,但始終都是被敷衍應付,企業的污染問題,反而是越來越嚴重。在調查時,村民們反映,在山西省呂梁市,像山西華興鋁業公司這樣肆意排污的,還不止這一個。

  在山西省呂梁市溫泉鄉往石嶺後村的一段山區公路大約3公里的路段上,分佈著山西道爾鋁業有限公司、中鋁興化科技、中鋁山東分公司交口辛莊鋁礦,這3家鋁業公司,平均1平方公里就有一個鋁礦企業。

  在山西道爾鋁業公司堆放赤泥的露天庫,記者現場看到,一輛輛大貨車拉著赤泥,在塵土飛揚的露天堆放庫裏,穿梭不停,正在隨意傾倒赤泥和廢渣。大量的固體廢料堆滿山谷。

  沿著這個露天堆放赤泥、廢渣庫靠近村莊的方向,記者看到一堆堆黃色、白色顆粒狀的赤泥、廢渣等鋁廠廢棄物,像一座座小山似的,直接堆放在山溝裏,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一些赤泥、廢渣有的已經滲透到地下,有的隨河水流到河床兩邊,滲透到下面的土地。河床兩邊紅褐色殘留物隨處可見。

  調查時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山西煤炭行業由於産能過剩和資源遭到破壞,山西的煤炭行業的利潤逐年下滑,但是鋁業行業的利潤卻大幅上揚。從2010年開始,山西鋁礦企業逐年增加,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很多鋁業公司加快生産,對未做任何處理工業廢水直接排進河流,對污染嚴重的赤泥廢渣直接傾倒在山谷中。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山西鋁業有限公司,是山西第一、全國第三的氧化鋁生産基地。總體規劃為年産400萬噸鋁土礦、260萬噸氧化鋁、60萬噸電解鋁等多個項目,估算總投資506億元。

  11月15日,記者前往山西鋁業公司附近的練家崗村,得知記者到來,當地村民首先帶著記者去當地著名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1300多年的千年古寺——惠濟寺。管理員告訴央視財經記者,練家崗村位於山西鋁業公司的赤泥庫南面,距離大約幾百米,每當刮東南風,村裏就會被赤泥粉塵包圍,常年的赤泥粉末侵蝕,造成惠濟寺風化受損嚴重。惠濟寺安全管理員每天都要用塑膠材料做的雞毛撣子,把表面有腐蝕性的白色粉末撣下來。

  而對於當地村民來説,日子過得也不輕鬆,除了呼吸到粉塵,現在他們喝的地下井水也有嚴重問題,已經打了十幾口井了。即使是這樣,井水燒開後,仍然渾濁,上面漂著一層白色顆粒狀粉末,要沉澱一會,把白沫、沉澱物去掉後,才能拿來喝水做飯。

  隨後,村民把記者帶到了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山西鋁業有限公司的露天赤泥庫,在現場記者看到,地上一層白色、黃色的顆粒粉末;不遠處,有一輛紅色大貨車正在傾倒拉來的赤泥;除了地上有的地方鋪了一層黑色防塵網布外,看不到其他什麼防滲漏防粉塵等防護措施。

  當地村民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些粉末的腐蝕性特別強,用手接觸會把肉燒掉,目前這些赤泥已經在這裡堆放了五六年時間,有一千多畝,這麼大的污染源離村子還不到200米。

  半小時觀察:

  肆無忌憚地向黃河裏排污,隨意往山谷裏堆放廢渣,節目中的這些場景,讓人觸目驚心。國家環保法規中,對於工業廢水,工業廢碴的處理和排放,有著明確的法律法規,同時,對於基層環保部門,對於轄區管理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有著清楚的界定。但遺憾的是,在全面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今天,我們部分工業企業,部分基層的政府主管部門,甚至一些重點企業,依舊是我行我素、肆意污染環境。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的講話、論述、批示已經超過了60次,中央對於綠色發展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專門指出:“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我們希望各地政府部門、工業企業,能夠將總書記的拳拳苦心牢牢記在心,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給人民群眾一片真正的青山綠水。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