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烏鎮命題看中國面貌:“本立道生”演繹網際網路崛起

2016年11月18日 09:1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從烏鎮命題看中國面貌:“本立道生”演繹網際網路崛起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辦地——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議中心。 趙曄嬌 攝

  梧桐葉落,又是深秋。每年此時,那座溫柔的水鄉——烏鎮,總會帶著它的全新“故事”如約而至,娓娓“講述”又一年的網際網路發展聲音。

  隨著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風雲際會間,網際網路領域的巔峰時刻再于水鄉上演。此次,在“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題下,網際網路經濟、網際網路創新、網際網路文化、網際網路治理及網際網路國際合作等五大方面,成為了全球業界著力探討的“烏鎮命題”。

  “細讀”這些命題,不難發現,其不僅涵蓋著目前各方關注的方方面面,同樣其順利推進也是網際網路未來健康發展的應有要義。當下,如何作答“烏鎮命題”,各國多有各自實踐。其中,作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東道主的中國,寫就的“故事”便足夠精彩:

  與網際網路“邂逅”的22年,中國憑藉官方、市場的機遇把握,及巨大的用戶需求助推迅速成為網路大國。而當建設“網路強國”成為國家戰略時,其演繹的網際網路“彎道超車”也不斷換擋提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如是,“烏鎮命題”下的中國面貌,生機盎然,予人希望。

  網際網路經濟:新動能崛起傳統經濟並軌傳佳音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培育出強大的網際網路經濟,是擺在每個國家面前的發展“考題”。談及此方面,中國演繹出的,是一場“立”經濟轉型升級之本,“生”新動能崛起、傳統經濟並軌質變之道的發展大戲。

  轉型升級是中國在經濟發展層面的重點目標之一。近年,中國先後提出資訊化工業化“兩化融合”、推進“網際網路+”行動、《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等,將經濟發展與資訊技術、網際網路緊密結合。如是,也換來了當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一派繁榮。

  這種繁榮,體現于新業態崛起,並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嶄新動能。

  1207億元(人民幣,下同)成交額,6.57億個物流訂單……這是上周“雙十一”期間,阿里巴巴天貓平臺一天取得的“戰果”。8年前,阿里巴巴將11月11日打造為“狂歡節”,而今,其規模已成全球不可想像的“神話”。

  以其為代表,作為網際網路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電子商務産業,如今在中國已爆發出愈加彭勃之勢。《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5)》顯示,去年中國電商交易總額達20.8萬億元,同比增長27%。

  而審視網際網路經濟之於中國經濟動能更替的助推作用,阿里巴巴所在的浙江省,或是最具代表性的“窗口”之一。

  2013年,瞄準網際網路經濟藍海的浙江提出大力發展資訊經濟,後將其列為大力發展的七大萬億級産業之首。次年,浙江成為中國首個將資訊經濟作為戰略行動提出的省份。

  三年來,在政府扶持、市場發力下,浙江涌現了海康威視、新華三、大華股份等一批具備全球競爭力的資訊經濟企業,它們組成的産業勢力也悄然“接棒”浙江發展動能:前三季度,浙江資訊經濟核心産業實現增加值2728億元,同比增長14.1%,佔該省GDP比重達8.46%。規上資訊經濟核心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97.9億元。

  “網際網路就像烏鎮的小河,迸發出活力和激情、展現出博大和包容,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如是形容網際網路經濟之於浙江的影響。

  網際網路經濟之繁榮,同樣體現于“助攻”傳統經濟,令其再續發展活力。

  位於青島的海爾膠州空調工廠,是製造企業海爾剛剛建成的互聯工廠。在這裡,空調的顏色、外觀、性能等可全部由用戶決定——借助網際網路技術,用戶可以與工廠生産線直接對話,將個性化需求第一時間反饋到生産線,實現了從線上用戶定制方案,到線下柔性化生産的全定制過程。

  在其開啟“人人自造”模式的背後,是新IT解決方案研發和生産企業新華三,其提供的智慧工廠網路解決方案,為該工廠奠定了堅實的網路基礎設施。

  “新華三提供的網路解決方案架設了網際網路端所有的資訊化設施,保證海爾所有的資訊化的設施建立起彈性的工業製造的雲平臺,這個雲平臺是可擴展的,富有彈性的。對於新華三來説,我們始終強調應用驅動研發,我們正積極推動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的轉型。”新華三總裁兼CEO于英濤告訴記者。

  在中國,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如跨境電商用扁平化方式改變著中國製造品牌之路與出海路徑,如網際網路金融以扶助小微為重點緩解著中國實體經濟融資難題。它們似一股風尚,以不可逆之勢影響著中國;它們是一種必然,用“捷徑”的方式拉近著未來。

  網際網路創新、文化:“雙創”成潮網路文化顯時代亮色

  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在中國愈加奇偉磅薄,究其原因,得益於網際網路作為工具影響各行各業的“改變”力量,更歸功於網際網路所代表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力量,正由表及裏地融入中國社會基因。

  于中國而言,務網際網路創新之本,在於國家創新,在於全面創新。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中國于2012年便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兩年前中國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基於網際網路的創新創業更成燎原之勢,蔓延至中國各個層面、各個群體。

  “希望公司能往BAT方向走,在三五年內實現上市。”説出豪言壯語的是“90後”大學生盧瑩。去年底,看到國內教育資訊化建設市場潛力的她,與夥伴開發了針對大學生活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其在兩個多月裏便“打”入超20所高校,頗受市場歡迎。

  這種創新,不只是“城裏人”的“專利”。福建長汀縣中復村村民羅添鈴,將百香果搭上電子商務快車,每月線上利潤達10余萬元,全年銷售額達千萬級。像中復村這樣的“淘寶村”,截至8月份中國已有1311個。

  在企業層面,網際網路創新也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本次“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亮相的産品為例,不論是以人臉識別技術為支撐的掃“臉”支付,還是最高時速達60公里的無人車,亦或是列入全球15大領先科技成果的人工智慧技術百度大腦,無一不代表著全球前沿水準。

  中國的熱情,從數字中也彰顯無疑:目前中國眾創空間數量已近3200家,其中絕大多數瞄準網際網路領域創新;而去年至今,中國公開的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領域風險投資金額累計已超500億元。

  “網際網路創新的風口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利用這一風口並與現實經濟活動結合好,便會産生巨大機會,催生許多具備強大生命力的企業,這是值得期待的事情。”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曉波評價。

  無疑,網際網路創新正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無窮活力。同時也當看到,這種活力也促成著中國網際網路文化在當下散發出愈發強勁的生命力。

  在中國,日益繁榮的網際網路文化正與傳統文化交相輝映,並成為弘揚中國文化的有益補充。

  以網路文學為例,截至去年中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2.97億,各網站簽約作者約250萬人,每日創作作品文字量超1.5億字。浙江省網路作家協會主席曹啟文指出:“網路文學以更接地氣的形式讓文學走進了百姓生活,其不論是小説文本,還是改編為影視劇、動漫遊戲等形式,也推動著中國文化走出去,傳承著傳統文化。”

  在中國,日益開放的網際網路文化正推動著社會互動成為常態,促進著中國基層社會治理愈加和諧。

  如網際網路文化影響下,近年中國各級政府部門紛紛開設官方微博、進行網上政務公開等,增強透明度的同時,大幅提高了公民參與的程度。再如“網路問政”在各地的興起,不僅為政府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提供了平臺,也令民意由隱性走向顯性。

  在中國,日益多彩的網際網路文化還與主流文化全面交融,並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

  2011年,“80後”吳菊萍面對10樓墜下的兩歲孩童臨危一抱,轟動網際網路,被譽為“最美媽媽”。後“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等事跡在網路火速傳播,激起了虛擬社會對於真善美的強烈呼喚,並釋放出幾何級的道德力量。以“最美現象”為代表,積極的網際網路文化正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網際網路治理、國際合作:造清朗之地、築命運共同體

  面對網際網路治理、網際網路國際合作問題,中國給出的“造清朗之地、築命運共同體”的答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當下如何治理網際網路,保障網路空間的安全、穩定、繁榮,正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問題。對此,中國給出了清晰堅決的“中國態度”。

  “網路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如是強調。今年,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講話,再次闡述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的“中國方案”,這將推動各個國家和地區以及網際網路業界形成更廣範圍共識。

  為將網路空間打造為清朗之地,一系列“中國努力”先後展開。

  在依法治網方面,近年為營造網際網路基礎性法治環境,中國相繼出臺了諸多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網際網路領域立法層級明顯提高、立法進程明顯提速,為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如去年通過且已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便不再把網路空間看成虛擬空間,網路空間的犯罪活動將與現實空間的犯罪同等對待。

  此外在具體整治上,中國近年開展了諸如打擊整治“偽基站”專項行動、掃黃打非凈網專項行動、打擊網路侵權盜版專項治理、網際網路網路安全威脅治理行動等。上述行動也贏得了超九成中國網民的支援肯定。

  網際網路專家方興東表示,整個網路空間的重心已經開始轉移,大的治理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需要中國發揮更多、更獨特的作用。

  由此而延展,在促進網際網路國際合作層面,中國也從貢獻者、受益者,變為引領者。

  這樣的變化從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會議主題設置中便不難看出。它們分別是:互聯互通共用共治,互聯互通共用共治--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有此心願,便有了近年中國企業在網際網路領域加快對外交流的步伐。如阿里巴巴10月與韓國簽訂《韓國中小中堅企業線上出口業務協議》,促進韓國中小企業電商出口發展;如華為宣佈與英特爾進行全球性合作,共同加速雲解決方案的大規模部署。

  有此心願,也有了中國官方與各國加強合作互動的案例。過去五年,中國搭建了中美、中英、中韓等雙邊網際網路交流平臺,推進互信合作。同時也發揮主場優勢,搭建網際網路國際交流的中國平臺,如“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東盟網路空間論壇”等,影響力不斷擴大。

  有此心願,也喚起著世界的共識。知名網路安全公司Farsight Security的行政高管保羅維克西,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表示,大會主題都是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重要的命題展開,網路空間讓這個共同體更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22年,中國網際網路成長、崛起;22年,中國因網際網路而驚艷、動人。17日,烏鎮的思維激蕩仍在進行,而回顧過往、立足當下,中國對“烏鎮命題”的解答令人欣喜,但也未完待續。(柴燕菲 王逸飛 梅芳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