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烏鎮已不是那個烏鎮,全球網際網路還是那個網際網路嗎?

2016年11月17日 16:03:37  來源:長安劍
字號:    

  今天上午,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又在風景如畫的浙江烏鎮開幕啦。而水鄉古鎮在連續三屆的網際網路峰會後,更是舊貌換新顏。“雨巷楓橋入畫廊,婆娑堤柳淡梳粧”之美猶在,26條萬兆級光纜、5G車聯網、智慧養老等高科技、更將烏鎮的古典之美與網際網路的現代智慧,有機融為一體。

  長安君(changan-j):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網際網路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産生活。烏鎮變化,其實折射出的是網際網路改變全球的力量。

  正因如此,三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習主席都有重要的講話。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成就越來越大,“網路強國夢”日漸清晰,在世界網際網路治理規則的話題上,習主席的三次講話,通過烏鎮網際網路大會成為中國“好聲音”,走出烏鎮,走出中國,走向世界,還越唱越響,越唱越紅。

  在中國的復興之路上,網際網路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成立的這三年來,烏鎮的聲音如何傳遍了全球?長安君為你一一道來:

  三次講話,習主席金句不斷、寓意深遠。

  “惠及13億中國人民”

  “造福各國人民”

  “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

  這些站在歷史的高度,懷揣著全球視野的聲音,經由烏鎮峰會這樣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平臺和機制,中國精心勾勒的藍圖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

  “ 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網際網路必須深化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

  這句話,將習主席提出的網際網路治理“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進行了更深入的深入闡釋。字裏行間,處處流露中國在網際網路治理規則中所堅持的基本理念。我們將平等尊重的權力觀、合作共贏的利益觀、開放共用的文明觀、創新安全的發展觀運用在國際網際網路治理之,盡顯網際網路大國風範。 長安君覺得,習主席的發言,再一次從全人類共同利益的視野下表達出了中國方案的科學理念和現實價值。

  一、“中國見解”——網際網路治理為什麼需要規則?

  長安君從習主席歷次的講話中發現了答案。

  1、網際網路發展帶來了很多好處,同時也帶來了問題和挑戰;

  2、問題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而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沒有誰能置身事外,因而我們是“命運共同體”;

  3、發展和問題都是共同的,發展不能有人掉隊,解決問題也要攜手並進。

  “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 習主席關於網際網路全球共治共用的多次講話體現的是其以國際化的視野和開放的胸襟,傳達的是其誠摯的態度和積極的立場,在烏鎮峰會這個平臺上,中國自覺履行負責任大國的道義,受益的將是整個“地球村”。

  二、“中國智慧”——網際網路治理為了誰?

  網際網路事業,同我們所有的事業一樣,都要解決好“發展為了誰”的根本問題。“為了人民”!有了這個答案,一日千里的列車才不會脫軌、不會偏向。

  有媒體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10多個場合,20余次強調網際網路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方略,推動網路強國建設,屢屢強調“讓億萬人民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

  回顧歷史,網際網路時代的中國變化,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證明。

  25 年前,萬維網向公眾開放;22年前,中國第一次接入國際網際網路,而到了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1億,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1.7%,超過全球平均水準3.1個百分點。網民規模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固定寬頻接入數量達4.7億,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鄉鎮以及95%的行政村;中國多家網際網路企業進入全球10強。在剛剛過去天貓“雙11”狂歡節,全天交易額逾1207億元,比去年增長32.37%,掀起新一輪消費巨浪。

  今天,網際網路時代,給了中國 “彎道超車”最好機會,中國也抓住了機會。然而中國並沒有只將目光局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沒有忘記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責任,“造福各國人民”也成為了中國發展的不懈追求。

  烏鎮峰會正是中國著眼全人類共同福祉,搭建的凝聚全球之力放大網際網路紅利“中國平臺”。想盡一切辦法來縮小發達國家同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數字鴻溝,推動構建網路空間的命運共同體,讓世界各國人民共用網際網路發展帶來的紅利。如同古代的四大發明,烏鎮同樣也將用中華民族智慧和博愛造福全球。

  三、“中國主張”——怎樣治理網際網路?

  習主席提出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這是中國的方法論。

  這些原則和主張中國是怎樣做的?國際社會是如何響應的?烏鎮的聲音是如何傳遍了世界?我們看看這些聲音如何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網際網路治理規則,中國思路又怎樣在世界變為現實?

  比如,中國企業發起成立100億美元的基金,支援“一帶一路”相關相關國家加強網路資訊技術基礎設施建設。

  比如,創新網路經濟,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今年將達6.5萬億元,未來年增長率將超30%。

  比如,在保障網路安全,2015年中美網路安全合作達成多項共識。2016年6月,中俄簽署《關於協作推進資訊網路空間發展的聯合聲明》。

  大項目,一個一個地落地。大協議,一批一批地簽訂。

  這就是影響力,這就是烏鎮聲音,這就是中國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個標準、共同安全。

  這三年,中國主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正在逐漸成長為一個重要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平臺和機制,這是中國對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貢獻,中國也不斷增強在網際網路領域的話語權,也正式參與到國際網際網路的遊戲規則制定中。

  這是一個需要新動能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新領袖的世界。

  眾所週知,世界經濟的新動能正是以網際網路、資訊化為船頭的技術創新,那麼新領袖為何不能是網際網路發展蓬勃而生機、網際網路治理成熟有效的中國?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面向全球的視野,更要立足“建設網路強國”之“本”,才能實現深化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只有共創中國新、共畫同心圓,共築中國夢,方可創新驅動、造福人類。

  會議只是開始,前路更需努力。讓我們聽懂”烏鎮“好聲音”,唱響“烏鎮”好聲音,一起將烏鎮“好聲音”,唱紅全球!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