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烏鎮峰會根植于中華文明 “中國智慧”點亮網路空間合作

2016年11月17日 16:09:2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昨日,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再次拉開帷幕。“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堅持網路主權理念,推動全球網際網路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推動網路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用、安全有序的目標。”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發表講話強調,網際網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人類生産生活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深刻變化,其中包含著新機遇與新挑戰。筆者認為,中國是全球網路空間安全發展“定海神針”,此次網際網路大會上,習主席的講話言簡意賅、非常務實,與會嘉賓對中國和世界網際網路事業的發展自信滿滿。

  “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習主席強調,網際網路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網際網路必須深化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筆者認為,對於網路空間這塊未知遠遠大於已知的人類社會生存新空間、精神新家園、治理新領域,我們必須始終認識到,“所見各異”是基本態勢,“君子心和”是內在需求,尤其是面對網路犯罪的氾濫和網路恐怖的滋生,加強國際合作成為解決現實網路威脅、促進和諧共存的本質規律和必然趨勢。為此,聚焦惠及十三億中國人民、造福各國人民,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的共同渴求,直面文化背景、政治體系的現實差異,進行文明借鑒、創新驅動,才能用“中國智慧”構建網路空間政治、經濟、文化、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中國要真正成為網路空間安全發展的“定海神針”,必須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堅持網路主權理念,推動全球網際網路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以此為根本,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出的網路空間發展的“四個目標”,展現了未來網際網路發展的前景。其中,平等尊重體現了中國堅持網路主權,共同安全的原則;創新發展體現了網路空間技術催生的本質,説明瞭中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科學態度;開放共用説明瞭網路空間互聯互通的特徵,也説明瞭中國改革開放的胸懷;安全有序提醒我們應注意網路空間存在的安全風險,只有攜手共建,以安全有序為前提,才能讓網路空間成為福祉。

  “君子必守道,君子之道,在於心繫蒼生。”網際網路承載人類夢想,關乎民眾福祉。本屆大會以“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我們應該以“網路中國 繁榮世界”的格局,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加強合作,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人類。這其中,創新驅動、集思廣益激發潛力,造福人類、增進共識凝聚全力,攜手共建、加強合作形成合力。而這些力量迸發的目的,始終基於十三億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所有人民的共同福祉。

  筆者認為,本次大會的主題聚焦民生、關注熱點、凝聚智慧,為我們再次提供了展示中國胸懷、宣揚中國主張的機會,有利於推動世界世界各國與時俱進、知行合一、共建共用、同舟共濟;有利於推動網路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有利於紮根在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點亮網路空間國際合作的中國智慧,深化細化“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行動方案。

  (作者係中國網路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中國資訊安全》雜誌社副社長)

  推薦閱讀:

  習近平提出網路空間發展"四個目標" 傳遞網際網路發展願景

  習總書記談“網信工作”為網際網路可持續發展繪製明晰路線圖

  王四新:做好立法司法工作,提升網際網路治理法治化水準

  習總書記講話聚焦四個新理念 糾正網際網路傳播模糊認識

  謝永江: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包涵的五大要義

  把握網路空間國際合作體系中的中國定位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