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官員被無業哥們洗腦貪腐:有魄力的人不需要守規矩

2017年01月13日 10:26:2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字號:    

  “作為在市委機關工作多年的領導幹部,你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你從一名市委重點培養的年輕幹部,到走向違紀違法歧途,誰對你的影響最大?”

  ……

  面對執紀人員的詢問,吳啟柏無言以對。

  而此時此刻,他的“鐵哥們”張勇正被關押在看守所內,交代偷盜電瓶車的經過。

  一個是事業有成的鄉鎮黨委書記,一個是無職無業的社會閒散人員,雙方沆瀣一氣,後者不斷為前者洗腦,扭曲了前者的價值觀,前者利用職權為自己和後者謀利,最終雙雙走上不歸路。

  2016年7月,湖北省潛江市紀委宣佈,吳啟柏在擔任高石碑鎮黨委書記期間,因嚴重違反紀律,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當官就是要發財”——被扭曲的價值觀

  1997年,吳啟柏考入潛江市委辦公室工作,對26歲的他來説,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通過拼命學習、勤奮工作,他逐漸從一名新兵成長為市委辦公室理論政策研究的骨幹。2007年,被評為“潛江市十大傑出青年”,並被提拔為市委副秘書長。2011年9月,被下派到高石碑鎮擔任黨委書記。對組織的培養,吳啟柏內心充滿感激,他躊躇滿志,立下誓言:一定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重用,服務好一方百姓。

  吳啟柏走上領導崗位以後,初中同學張勇經常邀他與老闆們吃喝,剛開始吳啟柏是拒絕的。

  “你看看,現在的領導,哪個身邊沒有幾個老闆做朋友?當官為了什麼,不就是要發財嗎?不認識幾個老闆,你怎麼發財?”每當吳啟柏拒絕時,張勇便振振有詞。

  剛調任高石碑鎮,張勇就約了幾個老闆設宴為吳啟柏慶祝。“高石碑工程項目很多,您現在是一把手,可要多多照顧,有財大家一起發。”席間,老闆們主動討好吳啟柏。

  看到老闆們開著豪車出入星級賓館和高檔會所,生活奢侈,再看看自己,辛辛苦苦這麼多年,還是很清貧,吳啟柏的思想開始動搖,覺得應該為自己好好“考慮考慮”。

  他內心深處的慾望開始蠢蠢欲動,一心想找個機會“發點財”。

  2012年,吳啟柏看中了一套價值50萬元的別墅,但苦於手裏沒錢。張勇知道後,主動從老闆林某手裏要了50萬元給他。

  吳啟柏覺得不妥,張勇勸説道:“不要緊,你現在是一把手,到時候給幾個工程讓他搞一下就可以了。我辦事你放心!”吳啟柏便收下了這筆錢。

  2013年,在張勇的介紹下,吳啟柏違反紀律,參與社會上的集資放息,籌措100萬元資金在外放貸,共收息24萬元。

  此時的吳啟柏,“人在曹營心在漢”,天天跟著老闆混,一門心思想發財,一步一步滑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人生就是為享樂”——被扭曲的人生觀

  吳啟柏在市委辦公室工作期間,因工作需要,經常加班加點,很少照顧到家庭。但他有一個好妻子,把家裏照顧得井井有條;有一個聽話的兒子,常常以他為榜樣和驕傲。

  到高石碑鎮後,吳啟柏跟老闆們接觸越來越頻繁,十分羨慕老闆們的生活方式,享樂思想在頭腦中逐步膨脹。漸漸地,他把越來越多的時間和金錢花在燈紅酒綠上,終日以酒肉為伴,藉口是為了工作,實則是貪圖享樂。

  兒子對此十分不理解,多次跟他提意見,甚至還在作文中寫道:“爸爸,希望你不要在外吃飯、喝酒,多陪陪我們。”他的妻子也總是勸誡他要謹慎行事,千萬不能觸犯黨紀底線。可吳啟柏一句也聽不進去。

  在張勇的帶動下,他開始主動和一些異性朋友交往,最終突破道德和紀律的底線,與多名異性發生不正當兩性關係,徹底沉淪。

  “有魄力的人不需要守規矩”——被扭曲的紀律觀

  2012年底,考慮到張勇、老闆林某這兩年為他“付出”很多,吳啟柏打算將高石碑鎮府前路道路建設工程交給他們來做,但在黨委會討論時存在很大爭議,事情並不順利。

  “當一把手就要説話算數。”張勇的這句話給吳啟柏很大刺激。

  在第二次黨委會討論中,雖然仍有爭議,吳啟柏堅持強行推進,在未經招投標的情況下,直接將工程交給林某和張勇施工。同年,又未經招投標,將高石碑鎮計生服務站改擴建工程及住宿樓開發項目交給張勇。高石碑鎮黨委內部分歧越來越大,社會上的議論也越來越多。

  吳啟柏認為,基層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太多的規矩會束縛手腳,為了完成工作任務,適當的違規破紀是可以原諒的。黨的十八大以後,他多次在公眾場合大放厥詞: “守規矩的人,推動工作的力度要弱一點;有魄力的人,推動工作力度大,違規違紀的問題就多一些,要多給搞事的人創造一個搞事的環境。”

  潛江市的領導多次找吳啟柏談話,對他的錯誤言行及時批評教育。然而,他並沒有把組織的提醒和批評聽進去,依然不收斂、不收手。

  2013年,他與高石碑鎮黨委原副書記阮光美、經管站原站長劉汝軒等人串通一氣,通過虛構環保、國土等項目,套取國家環保專項資金、土地整治項目資金,想方設法私設小金庫,總計金額達200余萬元,供他們公款吃喝、送禮和個人消費。

  2016年6月,得知市紀委在調查自己時,吳啟柏還心存僥倖,違反政治紀律,串供堵口,隱瞞違紀事實,直到大量證據擺在面前,才不得不低下了頭。(邱先俊)

  執紀者説

  “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一個肩負重托、主政一方的黨委書記被一個不學無術、偷雞摸狗的損友帶入了腐化墮落的深淵,令人扼腕。

  究其原因,還是吳啟柏自身理想信念不堅定,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在工作、生活中,不與組織掏心掏肺,不向群眾學習取經,反而終日與老闆勾肩搭背,導致理想信念扭曲,價值觀崩塌,最終走上不歸路。吳啟柏案警示我們,黨員幹部要凈化朋友圈,多交諍友、益友,不交損友、佞友,要在黨性上下功夫,在廉潔上下功夫,補足精神之“鈣”,始終挺直腰桿做人。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