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1到10 看懂深改組1000天改革大思路

2017年06月09日 12:50:5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252206906668265279.jpg

  2013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到今年9月24日已滿1000天。回顧1000天的改革,這場關乎中國命運的“改革大考”是如何推進的?中國未來圖景又將如何描繪?從1到10,帶你看懂深改組1000天的改革大思路。

  1、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期,矛盾錯綜複雜,“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複雜背景下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挑戰之多前所未有,要想啃下硬骨頭,必須打一場新的攻堅戰。

  這 些挑戰包括:各種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各類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思想觀念束縛、利益固化藩籬,以及妨礙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顯然,開啟這場攻堅戰的改革者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一鼓作氣,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全面深化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2、改革要朝“兩個方向”

  改革向何處去?今年4月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要朝“兩個方向”,“改革既要往有利於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也要往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簡單來説,只有增添發展新動力才能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供經濟基礎,而只有社會公平,我們的老百姓才能有獲得感,發展才能健康持續,二者相向而行,相輔相成。

  有分析認為,總書記強調“兩個方向”,強調增添動力與維護公平並重,為我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通過改革厚植發展優勢、增進人民福祉提供了行動指南。

三個有利於.gif

  3、三個有利

  改 革的標準在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提出了三個“有利”,只要“對全局改革有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利、對本系統本領域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有利”,都要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於自我革命,敢於直面問題,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三個“有利”,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標準。

  改革的有效進行,需要形成統一認識,採取統一行動。毫無疑問,三個“有利”是凝聚改革最大共識的必然要求,能否以這一標準對待全面深化改革、對待利益關係調整,考驗著各級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也關係到改革的成敗。

  4、四個全面

  自 從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第一次提出“四個全面”,這一提法立刻成為廣受國內外關注的政治熱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仔細研讀,我們能發現“四個全面”的內容,有目標有舉措,有全局有重點。四者也並非簡單並列,而是有機聯繫、相互貫通,中央在下 的是一盤大“棋局”。

  十八大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要求“全面依法治國”,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 會宣示“全面從嚴治黨”。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四個全面”的形成“路線圖”,是我們黨不斷清晰的治國理政方略;“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描繪出的則 是中國的未來圖景。

  5、五大發展理念

  今天的中國,機遇與風險並存。複雜背景下,未來發展如何謀劃?更深層次的改革,又將如何推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給出了答案,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這被視為關係中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創新注重的是高品質與高效益,協調注重的是均衡和全面,綠色的關鍵是環保,開放的關鍵是融入,共用強調的是公平正義。很顯然,五大發展理念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相適應,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相契合,與人民群眾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的新期待相呼應,必將融入“中國道路”、續寫“中國奇跡”。

1474981186173078602.gif

  6、“六大抓手”打通“中間一公里”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針已定,但仍有一些幹部存在觀望心態,甚至“為官不為”,一些部門為了局部利益搞選擇性落實、象徵性執行。如何打通“中間一公里”,讓改革舉措落地,深改組對此極為重視,辦法就是“建立全過程、高效率、可核實的改革落實機制”。

  這一機制有多厲害,全在“六大抓手”上。深改組在第二十一次會議上(2016年2月23日)指出,這“六大抓手”就是“抓主體責任、抓督辦協調、抓督察落實、抓完善機制、抓改革成效、抓成果鞏固”。

  氣可鼓不可泄,力須聚不能散。這“六大抓手”,正是有效傳導改革壓力,打通“中間一公里”的要訣。只有動真格,求實效,民眾才能更多享受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紅利。

  7、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七點要求

  作為中央深改組組長,習近平一直十分關心京津冀協同發展問題。深改組設立不久,他就在2014年2月26日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7點要求:

  一是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二是要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三是要著力加快推進産業對接協作,四是要著力調整優化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五是要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六是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路系統,七是要著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

  習近平還特意強調,一定要增強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體制機制的勇氣,繼續研究、明確思路、制定方案、加快推進。

  8、“八個堅持”定調中國發展

  中國的改革走什麼道路?這是個重大問題。中央深改組組長習近平指出:“我們自己的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他在2014年國慶招待會上提出八個“堅持”:堅持同人民在一起;堅持走自己的路;堅持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把中國共産黨建設好;堅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堅持高舉團結的旗幟。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