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深改組流行“實”字訣

2016年09月28日 10:49:21  來源:學習中國
字號:    

  深改組1000天,習近平主持召開深改組會議27次,審議文件162份,為改革建真言、出實策。深改組流行“實”字訣,不是清談館,而是行動隊,夙興夜寐,真抓實幹。習近平在深改組第十四次會議上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抓實問題,開實藥方,提實舉措,每一條改革舉措都要內涵清楚、指向明確、解決問題,便於基層理解和落實。”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深改組的“實”字訣。

  圖為:2016年9月23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英雄史詩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主題展覽”。

  一、抓實問題

  “不審天下之勢,難應天下之物”。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指出:“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就有問題。”習近平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於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問題有大有小、有真有假、有虛有實。因此,既要對存在的問題不掩蓋、不回避、不推脫,敢於正視問題,又要善於發現真問題、實問題、主問題、大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主動。深改組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時代的召喚,以“實”字訣察“病灶”、尋“要害”、抓重點、舉綱目。

  抓實問題就要抓現實的問題。習近平指出:“我們中國共産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在深改組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是在我國現有發展水準上,社會上還存在一定量的既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又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社會不公問題反映越來越強烈。中央全面審視和科學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態勢,認為這些問題如不抓緊解決,不僅會影響人民群眾對改革開放的信心,而且還會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深改組緊緊抓住教育、醫療、戶籍改革等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重點關注,率先實施,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在27次會議中審議的162份改革文件中,關於民生有47份,是五大領域中最多的。深改組關心民生,可謂週到之至,大小皆管;大如第三次會議審議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小如第十五次會議審議的《關於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

  抓實問題就要抓住事關全局的重要問題。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決各種複雜問題的重點,才能牽住“牛鼻子”,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深改組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把握大勢,從國內國外兩個大局著眼思考大事,注重抓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的緊要問題和大問題。深改組27次會議,圍繞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回應人民群眾呼聲和期待,突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議題涉及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方方面面。會議研究的各項改革任務都能堅持以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為導向,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圖為: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青海調研考察。這是8月23日上午,習近平在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新村建設工地考察易地扶貧搬遷情況。

  二、開實藥方

  全面深化改革,是啃“硬骨頭”、動真利益的改革。習近平指出:“凡是不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就堅決改、徹底改、一刻不耽誤地改。”深改組對問題不避諱、不掩蓋,堅持對症下藥、有的放矢,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改革中的“痛點”“難點”“堵點”,用猛藥、鳴實槍、動真刀。

  猛藥直指“梗阻”。針對改革中經常出現的“中梗阻”“腸梗阻”問題,深改組猛藥去阻。深改組第十六次會議審議了《關於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清除了市場準入的“梗阻”;深改組第十九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編制試點方案》剷除權利和崗位“梗阻”;深改組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了《關於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掃除各種暗箱類“梗阻”;深改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了《關於海南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情況的報告》,為清除規則“梗阻”做準備。

  實槍彈無虛發。深改組瞄準真問題,槍槍中的。深改組第十次會議審議了《關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直指領導幹部干預司法,影響司法公正問題;深改組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根除立案難、特別是弱勢群體立案難問題;深改組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向市民反映強烈的城市管理問題鳴槍;深改組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仲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清除不良關係網,還司法以公正;深改組第二十次會議審議了《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解決難知情問題;深改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了《關於完善人大代表聯繫人民群眾制度的實施意見》,以防人民代表脫離人民,成為某些利益代表;深改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從資金源頭抓生態、抓綠色發展;

  真刀刀刀掉“肉”。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趟,再硬的骨頭我們也要啃。深改組敢於打破各種利益藩籬,勇於動“奶酪”,敢啃硬骨頭。央企負責人的履職待遇得不到監管,往往就會變成滋生腐敗的“溫床”。2014年8月18日,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了《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指出“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實施,有效解決了薪酬水準總體偏高、薪酬結構不合理等弊病。深改組第十次會議審議了《上海市開展進一步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工作的意見》,後來的第二十三次會議又將試點擴大到北京市、廣東省、重慶市、新疆維吾爾等地區,向領導幹部家人可能獲得的特殊利益動刀。

  圖為: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青海調研考察。這是8月22日下午,習近平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考察時接受村民獻上的青稞酒。

  三、提實舉措

  全面深化改革,關鍵要有新的謀劃、新的舉措。在過去的1000天時間裏,深改組圍繞中央改革部署,針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謀劃了一系列新目標、新佈局、新藍圖,推出了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確保各項改革不走偏、不走樣、不變形,讓改革措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舉措切實。改革對策舉措符合實際情況、適應發展需要、順應群眾意願。在深改組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遇到關係複雜、牽涉面廣、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時深入了解群眾實際生活情況怎麼樣,群眾訴求是什麼,改革能給群眾帶來的利益有多少,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深改組通過的與公平正義相關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與文體娛樂相關的《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與生活環境相關的《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建設方案》等等舉措,都切中實情、順應民意。

  操作簡便。改革方案便於操作,便於幹部群眾理解和接受,便於貫徹實施。在從嚴治黨方面,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深改組第十次會議審議了《關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為領導幹部干預司法劃出“紅線”,建立防止司法干預的“防火牆”和“隔離帶”,為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提供制度保障。會議要求,有關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程式,把領導幹部干預司法的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政績考核體系,作為考核幹部遵守法律、依法辦事、廉潔自律的重要依據。

  落地見效。深改組出臺的改革舉措落地即見效,總能夠切切實實突破難點,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真真切切見到成效。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很快推動全國新老媒體的大融合;深改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了《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很快第一批25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名單出臺;深改組第十九次會議審議了《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全國“黑戶”難題有了解決辦法;深改組第二十三次會議指出,要圍繞經濟結構的制度性問題推進改革,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為主的供給側改革,現在供給側改革在國內成功實施,同時還被國際主要經濟體效倣。

  習近平指出:“謀事要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實際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深改組謀改革、議改革、督改革,突出“實”字訣,使得改革共識越來越多,改革力度越來越大,改革局面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