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山西呂梁書記、市長進京賣農貨 客串“店小二”(圖)

2016-09-27 14:4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小雜糧的大飛躍——呂梁市縣領導率隊組團進京賣農貨的背後

  新華網太原9月26日電 23至26日,運城、呂梁、臨汾等山西三市主要領導親自挂帥在京賣“農貨”,引發廣泛關注。而呂梁市委書記王清憲、市長王立偉更是率13縣市區主要領導,客串“店小二”賣力吆喝。

  從兩年前的“一度低迷”到如今的精神飽滿,呂梁幹部賣力向首都百姓推介、積極為企業站臺,再次傳遞出呂梁走出“一煤獨大”的決心的同時,讓外界看到呂梁轉型發展的另一重希望。

小雜糧的大飛躍——呂梁市縣領導率隊組團進京賣農貨的背後

  呂梁市長王立偉、嵐縣縣委書記高奇英向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等介紹嵐縣“馬鈴薯宴”(付宇鵬攝)

  官員攜手企業家為“小雜糧”站臺

  國慶前的北京秋高氣爽,位於東三環的全國農展館裏卻是“熱浪滾滾”。

  呂梁市委書記、市長帶著各級官員充當“推介員”、客串“店小二”,一道向北京的老百姓吆喝來自呂梁山的小雜糧、馬鈴薯等特色農産品。

  9月23日,在呂梁市馬鈴薯、小雜糧推介暨鑒定報告發佈會上,呂梁市委書記王清憲熱情而又細膩地推介呂梁“純又醇”的雜糧。

  前一天,在山西特色農産品展銷活動新聞發佈會上,呂梁市長王立偉娓娓道來黃土地上的綠寶,曬出紅棗、核桃、小雜糧、馬鈴薯等“家底”。

  在書記、市長的帶動下,全國農展館的展銷現場則成了呂梁各縣委書記、縣長為農産品代言、為企業站臺的“舞臺”。

  “石樓紅棗個頭大,六棗就有一尺長。”石樓縣縣長陳浩“賣力”推介該縣樹德棗業的“尺六紅棗”。

  旁邊的嵐縣馬鈴薯宴做得熱火朝天,嵐縣縣委書記高奇英、縣長喬雲熱情邀請圍觀人群品嘗清風荷葉、粉面餃子等馬鈴薯食品。

  “我看到您戴著記者證的牌子,來品嘗下臨縣紅棗,了解下腎型大豆!”臨縣副縣長李曉春主動邀請媒體“求關注”。

小雜糧的大飛躍——呂梁市縣領導率隊組團進京賣農貨的背後

  呂梁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參加的“呂梁學習”平臺

  “一度低迷”的呂梁幹部“熱情高漲”

  看似為小小雜糧和馬鈴薯的“賣力吆喝”,折射出的不僅是呂梁將小雜糧做成大産業,謀求産業轉型的新思路,還有呂梁幹部“熱情高漲”的精神狀態,以及開放、服務的工作理念和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而這與外界眼中曾經“一度低迷”的呂梁幹部狀態截然不同。

  這兩年,呂梁經歷了發展史上最強烈的陣痛,政治上如此,經濟上也如此,幹部和群眾的精神也一度陷入低谷。

  “一批幹部倒下了,的確令人痛心。但在市縣鄉換屆中,一批有思路、有幹勁、有活力、勇於擔當、廉潔奉公的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8月份,王清憲在呂梁領導幹部大會上表示。

  利用碎片化時間抓住“關鍵少數”,呂梁市建立了全市處級以上幹部線上學習平臺“呂梁學習”。在9月12日王清憲推薦的《市場究竟有多聰明》的文章下面共有92人次跟帖討論,而多數幹部都是利用中秋假期撰寫學習文章、分享心得體會。

  “書記市長工作緊湊、相互協作、以身作則,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各級幹部。”23日,目睹了書記市長現場辦公的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再次感慨。

  當日午飯前的間隙,王立偉為24日呂梁參加王老吉方面會見活動與王清憲碰頭。王清憲決定改變當日返回呂梁的行程參加會見;王立偉不改變原有行程進行鋁工業合作方面的洽談。

小雜糧的大飛躍——呂梁市縣領導率隊組團進京賣農貨的背後

  山西特色農産品展銷活動現場,王清憲參觀呂梁特色農産品(付宇鵬攝)

  為山貨站臺背後的轉型新氣象

  近幾個月,呂梁轉型發展的信號集中釋放,呂梁各級官員為山貨“站臺”也再次傳遞呂梁“走出煤炭依賴、力推産業轉型”的嶄新思路和強烈信號。

  王清憲在“迎老鄉邀客商興呂梁”懇談會上表示,作為山西脫貧攻堅、生態建設、轉型發展的主戰場,呂梁題材多、素材優、潛力大、前景好,等待著企業家開發與挖掘。

  7月華為技術和阿里巴巴、京東集團、蘇寧雲商等電商平臺同日“上山下鄉”,與呂梁簽署相關協議;而打動他們的有呂梁新興産業佈局規劃和政策等,也有當地官員領導的誠意……

  在請進來的同時還走出去。在呂梁特色農産品進京展銷的前一月,呂梁市委書記、市長來到太原進行旅遊推介和項目招商。

  呂梁轉型發展的動力還來源官員的幹勁,“我用20天的時間走遍呂梁,也安排佈置了70多項任務。”王清憲表示;在全國農展館品嘗過現場製作的嵐縣馬鈴薯宴後,王清憲囑咐高奇英“要更加重視市場開發”。

  “真沒有想到除了煤炭以外,呂梁竟然擁有如此‘高大上’的企業。”近日,一位參加網媒山西行的記者稱呂梁之行顛覆了他的“傳統印象”;在呂梁,他看到了呂梁市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雲計算中心、光伏産業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