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茅臺老乾媽環境違法被公開處罰 成執法第一刀

2016年09月26日 11:10:25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原標題:貴州環保執法:茅臺酒廠及“老乾媽”被公開處罰

  法制日報9月26日消息,都説新環保法是長了鋼牙利齒的,那要看它咬了誰!在貴州,這一點不容質疑。

  茅臺酒廠、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公司無疑都是“老虎”級別的大企業,在貴州省環保廳廳長熊德威看來,大企業違法了一樣要接受處罰。

  新環保法實施後,貴州省在全國率先實施環保、公安、檢察院三部門聯合掛牌督辦違法案件,對負有監管職責的國家公職人員存在失職、瀆職行為的,一律追究行政責任。

  “如今在貴州,環保執法已不再是環保部門一家的事,今年年初,貴州省政府將‘利劍’行動提升為‘六個一律’環保‘風暴’。”近日,貴州省環保局環監局局長田獲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説,貴州省開展環保執法行動以來,僅移送公安機關案件就有142起。

  花溪廢機油案被公安部掛牌督辦

  從 2014年6月開始,貴州省織金縣夏大平在未辦理任何手續的情況下,租用花溪區城鄉接合部的民房空地非法轉移、處置廢機油,將含水廢機油抽入隔油池內進行 水油分離、除渣等初步處理,廢渣倒入路邊垃圾池內焚燒,含油廢水排入滲井或滲坑中。到2015年2月,共排入約1500公斤,不含水的廢機油被非法銷售, 共售出約400噸,現場露天堆放約25.26噸。

  “這起案件被公安部掛牌督辦”,據田獲介紹,這起案件也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以來,貴州省查處的首起非法處置廢機油涉重金屬犯罪案件。在這起案件中,已有6人被捕,仍有部分嫌疑人逃到國外。

  今年7月7日,貴州省清鎮環保法庭對該案進行了公開審理。夏大平被以環境污染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

  事實上,貴州省查處的此類案件還有很多,比如:玉屏縣湘盛化工有限公司非法轉運處置危廢案涉貴州、廣東、湖南三省,影響較大,主要負責人已被刑拘;

  麻江縣宏發硅業有限公司重金屬超標污染環境案,凱里市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第二次庭審,被告單位貴州省麻江宏發硅業有限公司犯污染環境罪,被判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公司兩名主要負責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及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和10萬元;

  畢節市雍縣污水處理廠自動監控設備運作作假,主要責任人被拘留15日……

  田獲告訴記者,這些案件的查處,都是貴州省啟動“六個一律”環保“利劍”執法專項行動以來的部分成果。

  據介紹,早在2014年,貴州省就在全省啟動了“六個一律”環保“利劍”專項執法行動。今年年初,貴州省政府將“利劍”行動提升為“六個一律”環保“風暴” 執法專項行動,以打擊“黑煙囪”“黑廢水”“黑廢油”“黑廢渣”“黑數據”“黑名單”等“六黑”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為重點,對環境違法案件分類採取刑事審判 一批、行政拘留一批、行政處罰一批、停業關閉一批、掛牌督辦一批等“五個一批”分類處理。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已責令停産企業914家,責令限期改正企業1862家,責令關停取締企業328家,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2480件,共計處罰金額 1.09億元;同時對390件環境違法案件採取了按日連續計罰、查封扣押、限産停産以及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等措施;此外,還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142 件,公安機關依法對107名涉案人員實施行政拘留;在這些案件中,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有19件。

  安龍縣委書記被取消評優資格

  環保監管缺位、不到位甚至失職瀆職,是近年來飽受詬病的問題。但是,對此各地似乎也沒有什麼根治的辦法。而貴州省所推出的“六個一律”措施,就有針對監管人員不履職情況的。

  據田獲介紹,“六個一律”中有一個規定,即排污單位嚴重違法導致出現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和造成嚴重後果且社會影響惡劣,其中負有監管職責的國家公職人員存在失職、瀆職行為的,一律追究行政責任。

  貴州省獨山縣也被稱作水晶之鄉。近年來,獨山縣水晶産業無序發展,污水廢渣亂排亂倒,嚴重污染環境。據介紹,污染最重時,曾經出現“牛奶河”,水中還摻雜有重金屬。

  獨山縣水晶産業無序發展致環境嚴重污染問題,也進入了貴州省的專項執法行動,貴州省環保廳等部門下發通知要求獨山縣所有水晶企業入園統一規範發展。

  在規範企業的同時,貴州省對負責直接領導責任的獨山縣兩個鄉鎮分管領導給予黨內警告處分,黔南州政府約談了獨山縣分管環保的副縣長,縣政府有關負責人對縣環保局長進行了誡勉談話。

  安龍縣是貴州省有名的金縣,黃金開採在安龍縣已有30多年曆史。原有的粗放開採方式給安龍的生態環境造成創傷。

  在安龍縣萬人洞以及豹子洞礦區,記者仍可看到被“開膛破肚”的山體,大片山體、岩石裸露。安龍縣海子鎮黨委書記楊希告訴記者,黃金産業是安龍支柱性産業之一,最亂時曾有100多個採礦點同時開採。

  2014年8月,貴州省環保廳和公安廳組成聯合執法組對安龍縣黃金開採行業開展全面排查,對未批先建的萬人洞金礦和海子金礦以及尾礦庫不能滿足生産要求的金龍黃金公司實施省級掛牌督辦,並責令3家企業停産整治。

  在處罰違法企業的同時,當地負有領導責任的政府負責人也同樣受到處罰。據田獲介紹,因黃金開採管理無序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安龍縣縣委書記被省委取消了參評“全國百名優秀縣委書記”的資格。

  在萬人洞以及豹子洞礦區,當地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兩個礦區已經開始著手生態恢復並已取得初步成效。萬人洞金礦經理李文軍透露,目前已投入整改資金 500余萬元進行生態修復。在豹子洞金礦修復區,記者看到廢棄採場和廢渣堆場上已經綠草連片,許多地塊平整後種上了玉米。通過礦山復綠,原本黃土外露的山 頭開始復綠。

  “對負有監管職責的國家公職人員存在失職、瀆職行為的,一律追究行政責任。”本著這個一律,田獲説,近年來,貴州省處罰了一批環保官員。因對高速公路沿線“黑煙囪”整治不力,安順市1名市(州)級環保局副局長、1名副支隊長,1名縣環保局長、兩名縣大隊長被全省通報批評。

  此外,今年,貴州黔南州獨山縣與某公司以建設休閒草場為名,違規佔用林地建設高爾夫球場,黔南州副州長、獨山縣委書記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黔南州副州長還被免去了副州長職務。

  嚴格執法第一刀砍向茅臺酒廠

  環保執法專撿軟柿子捏,事實上,這並非個別現象。在貴州省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問題?在執法時,是不是專打小蒼蠅,遇到大老虎就繞道走?

  對於《法制日報》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熊德威的回答是,在貴州省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我們嚴格執法第一刀砍向誰?就是茅臺酒廠。”熊德威告訴記者,貴州省在貴州日報上公佈的第一個掛牌督辦的案例,就是茅臺酒廠控股的習酒廠。

  説起處罰習酒廠的過程,熊德威記憶猶新:“當時的機遇非常好。2013年下半年,時任省委書記趙克志和省長陳敏爾到茅臺酒廠調研,議題是‘茅臺酒可持續發展 和保護’。在座談會上,領導專門問我,茅臺酒廠執行社會責任怎麼樣?”熊德威説:“我當時就放了一炮,茅臺酒廠履行了一些社會責任,但是就排污的角度,它 沒履行好,有不少污水直排赤水河。”

  “省委書 記當時説了一句話,保護赤水河,要像保護眼睛一樣。書記還説了一句特別意味深長的話,他説,茅酒廠,我們不擔心被市場壓垮,擔心被環境壓垮。”熊德威説, 對茅臺酒廠環境問題的整治從此開始,最終習酒廠所有的污水處理廠全部升級改造,規模擴大了一倍,處理能力提高一倍,處理標準也明顯提高。

  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公司是貴州省另一家有名的大企業,對它的環境違法問題,貴州省環保廳同樣沒有放過。

  “我們在處理‘老乾媽’的時候,企業不理解,其中也經歷了反覆博弈。”熊德威告訴記者,對於大中型國有企業,只要我們動真格,它們的自覺性還是比大部分小企業高得多。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