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從弘揚長征精神中汲取築夢力量

2016年08月29日 21:07:42  來源:中國江西網
字號:    

  文/張培國

  行走在江西省興國縣這片紅土地上,不忘初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宣教,而是真正成為心底深處的震顫。這是央廣網記者陳欣在8月1日一篇報道裏開頭的一句話。話雖簡單質樸,卻飽含了她乃至每個來過興國的人心靈深處的感動。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從7月17日開始,由中央紅軍長征沿線11個省(區)的省委機關報聯合舉辦的“重走長征路”大型採訪活動在興國啟動。各中央省級主要媒體記者沿著當年中央紅軍長征的路線進行實地採訪,回顧歷史事件、挖掘感人故事、感受時代變遷、弘揚長征精神。

  第一站之所以選在江西興國,是因為這裡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共和國有名的將軍縣,全國烈士數最多的縣。當時的興國只有23萬人口,有9萬多人參軍參戰,為革命捐軀的有5萬多人,還有2萬多名無名英雄。據不完全統計,長眠在長征路上的興國籍烈士有12038名,可以説長征路上的每一公里,就倒下了一位興國籍烈士的英魂。從江西紅土地到甘肅黃土地,這支紅色大軍以犧牲數萬年輕生命為代價,在地球上鋪就了一條舉世無雙的二萬五千里紅飄帶。

  這是怎樣一種英烈精神!撫古追昔,豪情滿懷,記者再訪蘇區,感受長征精神,品味英烈豪情,蘇區人民為了革命勝利敢於犧牲,勇於擔當的精神仍然激蕩著每個人的頭腦。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正是因為有了老區人民以及千萬個同他們一樣的革命先烈前赴後繼,浴血奮戰,才有了今天我們這個民族的日益強大和昌盛。

  從興國人民的情懷中,我們不難看出,所謂長征精神,其實就是革命的精神、信仰的精神、大無畏的精神。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精神,我們的前輩們才無論是行走在戈壁險灘亦或是草地雪山,而不叫苦不叫難,我們的戰士們才無論是穿槍林彈雨還是沐血雨腥風,而不怕死不畏險。

  不忘崢嶸歲月,銘記先烈功勳,敢於犧牲、勇於擔當的共産黨人只有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迎難而上,改革創新,讓這筆寶貴財富傳承下去,才能把新時期的長征之路走的更穩更踏實。新一代的廣大青年應該時刻弘揚跨越時空的長征精神,才會擔負起祖國與人民交托的重任,進而照亮中國夢。

  可喜的是,新世紀以來,在長征精神指引下,江西走過了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全省經濟綜合實力連續躍上新臺階,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生態文明建設邁出新步伐,幹部群眾精神狀態發生深刻變化。

  如今的江西正處於加速發展的爬坡期、全面小康的攻堅期、生態建設的提升期。在這個關鍵階段,更需要長征精神的大力指引,希望全省幹部群眾能夠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充分利用江西紅色資源,引導黨員幹部從黨的歷史和革命傳統中汲取營養,結合新的實際,弘揚井岡山精神和蘇區幹部好作風,江西發展一定能夠勇立潮頭唱大風。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