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記者們的“表情包”

2016年08月29日 16:42:59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白天頂著烈日,汗流浹背地跑採訪;晚上盯著電腦,挂著黑眼圈熬夜寫稿。在江西省為期一週的採訪中,這是各家網媒的常態。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一位正在看材料,為採訪提前做準備。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結束了一天的採訪,攝影開始挑選當日照片。

  8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組織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在江西啟動。為其一週的時間裏,來自中央新聞網站、地方主要新聞網站、商業網站等50余家媒體前往江西省贛州、于都、興國、瑞金、南昌五地,走進田間地頭,來到尋常百姓家,感受精準扶貧帶給人們生活的種種變化。時間緊,任務重,不少感嘆,“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次報道。”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八月的江西,酷暑難耐,站在陽光下幾分鐘,汗水就把衣服浸濕了。但這並不影響們堅持“用腳採訪,用筆還原,用接地氣的文字寫下有溫度的新聞”的理念,上車看資料,下車直奔現場,們用敬業的姿態展示著媒體人的專業水準。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小編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了這一切。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8月22日,媒體見面會開始前,百歲老紅軍王承登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走入會場,聊起紅軍長征歲月時,老人依舊精神矍鑠、思路清晰。過草地、爬雪山、強渡大渡河,王老向年輕的採訪團講述著這些漫漫長征事。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8月23日上午,“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上,央視新媒體李超越(左一)、中國江西網的孫娟(左三)接過接力棒。孫娟説,接下來的採訪中,我們將利用手中的電腦、相機、手機記錄下採訪中的瞬間,寫出一篇篇接地氣、沾泥土、冒熱氣的文章。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在於都縣的電商孵化基地,京東、淘寶、農村e郵已成為不少村民經營自家農産品的平臺,們正在了解江西電商脫貧工程。目前于都縣已開設85個淘寶村級服務站,幫助當地村民進行網路代購、代賣、物流收貨及資金結算等業務。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電商孵化基地的負責人正在講述當地為電商“創客”提供的各項培訓和政策扶持,們在臺下認真記錄。據統計,通過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已有1000余名常年在外務工、經商的人員陸續返鄉,通過一台電腦、一根網線,實現了家門口創業夢想。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走進于都縣工業園區,了解到,服裝服飾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萬餘人,佔園區總務工人員的40%以上。服裝服飾産業已成為該縣主要支柱産業之一。圖為贏家服飾的一位店員正在接受採訪。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在陽光東溪新村社區,于都縣房管局副局長潘燕青説,目前,于都縣已建成保障房10536套,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2662戶。在廉租房居住,每個月房租不到100元,下樓還能享受各種娛樂設施。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羅坳鎮黨委書記謝榮生告訴,為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當地政府對貧困群眾進行了梯度安置、搬遷扶貧政策。新村于2013年7月啟動建設,2014年底,一期完工,古嶂山上的村民搬遷到這裡居住,生活條件有了改善。如今,已建成房屋143棟,解決了56戶貧困戶的住房問題。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羅坳鎮大橋移民新村,們向的村民陳佛生了解他的居住環境及安裝光發電設備所帶來的收益。陳佛生拿出筆電向展示,上面記錄著每個月光伏發電的度數。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大橋移民新村的一位村民談起搬遷後生活上的種種改變。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興國縣傑村鄉的萬畝油茶基地,攝影登上山坡進行拍攝。據了解,當地萬畝油茶基地的油茶種植面積為1.3萬畝,目前已完成林地流轉、人工整帶、苗木定植8500畝,基地受益貧困戶1883人。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在傑村鄉千畝蔬菜基地,們向64歲的李考鳳了解蔬菜種植與創收情況。李考鳳説,自2015年蔬菜基地建成以來,她就當起了菜農,來到基地務工了,“每天工作8個小時,一個月能得到1800元左右的收入。”含田蔬菜基地已建成蔬菜大棚600余畝、基地主要種植豆角、絲瓜、香瓜、辣椒及葉類菜,産品主要銷往縣內市場,以及為縣內各中小學營養餐供菜。在數百畝的蔬菜大棚內,有70人左右務工。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8月24日下午,抵達“紅軍村”——葉坪鄉華屋實地探訪。當地負責人介紹説,曾經華屋貧困程度極深,附近村莊甚至有“有女莫嫁華屋郎”的説法,如今,通過一系列幫扶讓人們住上了小洋樓。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83歲的華屋村民華從祈告訴,2014年,一家人搬到了這棟小洋房,房子造價13.3萬元,政府各項補助就有5萬多,他只花了8萬左右。現在在家門口的大棚裏種植辣椒、黃瓜等時令蔬菜,收入高多了。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廖奶奶鹹鴨産業合作社的廖秀英端起一盤鴨蛋向們展示。2015年4月,廖奶奶乘上了電商平臺的快車,在網站上賣起了自己的鹹鴨蛋。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註冊成立廖奶奶鹹鴨蛋合作社,並採取“合作社+電商+貧困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進行以鹹鴨蛋為主的農産品銷售。自去年加入村郵樂購以來,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共賣出鹹鴨蛋200萬個,月純利潤18萬元。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光明網的採訪本。為趕時間,們需要邊錄音邊記下採訪對象説的關鍵詞,為寫稿時整理思路做準備。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來到葉坪革命舊址群內,樂視網孟璐正向微博編輯回傳關於舊址群的文案及圖片。葉坪革命舊址群位於位於瑞金市葉坪鄉葉坪村。舊址內有“一蘇大”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台、紅軍烈士紀念塔、公略亭、博生堡等多處文物。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南方網王瑭琳在興國革命烈士紀念館前拍攝短視頻。陳列室分五個部分,分別展出了歷次革命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犧牲的殉難的興國籍烈士照片、塑像、遺物和事跡。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前,中青線上正在調試VR全景拍攝設備。除了文字、圖片報道,網媒們開啟了全媒體報道的模式,短視頻、VR、直播成了標配。

【網路媒體走轉改】用腳採訪 用筆還原 網媒們的“表情包”

  一週以來,産生了許許多多的暖新。在小編看來,對於媒體人來説,最大的意義莫過於用被大眾喜愛的文風,記錄人們心中的暖故事,讓螢幕那頭的網友也感受到溫度的存在。

  攝影: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 仵楠 江西畫報社 劉志強

  編輯: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 李想

[責任編輯:李寧]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