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未來五年嚴控人口規模 常住人口2300萬人以內

2016年01月24日 10:24:2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在22日開幕的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政府提出,未來五年,北京將繼續努力推動疏解非首都功能,全市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實現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

  這一數字是北京根據水資源等數據測算出來的人口規模“天花板”。今年,這一目標的階段任務是在年底將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200萬人以內。

  近年來,在功能和産業疏解帶動人口疏解舉措的推動下,北京人口增速放緩。但北京面臨的人口調控壓力依舊嚴峻。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集中了大量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資源,持續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口聚集於此。

  人口總量的持續快速增長,不斷挑戰著城市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由此帶來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病”,已成為當前制約北京發展的最突出短板。

  過去,北京曾多次設置人口調控紅線,但多次被突破。2004年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總人口規模規劃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然而,到2009年底,北京人口規模已達1860萬。

  與此同時,北京積分落戶政策于去年12月出臺,“最嚴”戶籍制度實現突破,為流動人口落戶首都打開了新閘口。

  如何在嚴控人口規模與戶籍制度有序開放之間尋求平衡?如何實現未來北京人口空間和城市發展的合理佈局?

  北京市“十三五”規劃提出了方案——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為牽引,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統籌利用市域與區域空間資源,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優化人口空間佈局。

  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介紹説,北京將繼續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中心城區人口向新城、小城鎮和周邊地區疏解,實現從源頭上“以業控人”。2016年,將退出300家一般製造和污染企業。未來五年,四環路以內區域性的物流基地和專業市場將調整退出。同時,今年年內將拆除違法建設1500萬平方米,嚴格控制批發零售、居民服務、住宿餐飲等低端業態“無序聚人”。

  控制中心城人口過快增長,是北京人口調控的重點。數據顯示,北京71%的産業活動單位和71.8%的從業人員,都集中在中心城區。為此,北京市提出核心城區將繼續強化人口規模調控。西城區2016年將確保常住人口規模比去年下降約3%,降至130.1萬左右;東城區2016年將通過拆除4.5萬平米違法建設,大幅壓縮職高招生計劃,協助推動市屬醫院疏解。

  王安順表示,2016年北京將加快在通州建設市行政副中心,確保到2017年,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部分遷入,帶動其他行政事業單位及公共服務功能轉移,這也將帶動大量人口從中心區疏解。

  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契機,北京正以共建産業園區、探索公共資源共用、加強軌道交通建設等形式,與周邊省市展開密切合作,加快環北京經濟帶建設,從而促進人口向周邊城鎮外移。

  “過去人口調控指標達不成,是因為不具備京津冀協同的基礎,是北京單純往外擠,當然困難。”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説,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北京人口疏解創造了承接空間。

  此外,北京市政府還提出,2016年出臺實施居住證制度,落實積分落戶政策。一方面,利用積分落戶政策,積極落實對流動人口的“同城待遇”;另一方面,配合居住證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防止積分落戶申請者“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記者梁天韻、烏夢達、李萌、孫琪)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