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看政法工作如何開創新局面

2016年01月24日 10:25:4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題:定基調指方向明任務——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看政法工作如何開創新局面

  新華社記者鄒偉、陳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國政法機關要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防控風險、服務發展,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水準,履行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22日至23日在京召開,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研究部署2016年政法工作。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習近平對政法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深刻闡述了國際形勢新變化和經濟發展新常態對政法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指明瞭加強和改進政法工作的正確方向。

  增強兩個意識 履行好三大職責使命

  過去一年裏,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類風險隱患增多。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對於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來説,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履行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三大職責使命,既是理念原則又是部署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政法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是對全國政法幹警的巨大鼓舞。”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佳表示,必須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一手抓當前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一手抓推動政法事業長遠發展。

  上海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白少康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體現了黨中央對政法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使政法工作方向更明確、思路更清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為做好政法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武器。

  與會人員表示,要清醒認識政法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有效防範、化解、管控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我們對規律的把握、認識更加深刻。”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安有三點體會:政法機關維護穩定的責任重大;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難題的根本出路;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管好隊伍、管住隊伍,才能不斷推動政法工作發展進步。

  河南省安陽市公安局殷商分局副局長張海斌在所在地市的分會場聽會。“三大職責使命是政法機關的根本任務。結合我們基層工作,就是要把維護百姓權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百姓的事情及時辦理、服務到位,百姓報警報案,公平處理全力偵破,最終得到百姓認可。”他説。

  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政法機關要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對風險進行了著重闡述:“重點做好反對暴力恐怖和維護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網路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領域風險預警、預控工作,切實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預見性、前瞻性。”

  湖北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昌爾認為,防控風險必須抓好第一環節,打好基層基礎,抓好網格化管理,築牢人民防線,把風險發現在苗頭、防範在源頭,推動防控風險從“應急救火”向“防火”轉變。

  “社會風險是當代社會的第二‘現代性’,是城鎮化、工業化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現象。”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冬認為,“這就需要始終堅定不移地防範風險,在源頭治理上做文章,在改革創新上找出路,在機制體制上下功夫。”

  法治是保障發展的重要後盾。政法機關作為執法司法機關,要善於發揮法治對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構建保護、服務創新工作機制,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

  “政法機關要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胡澤君説。“要注意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慎用強制措施,注意辦案方式方法,防止辦一個案子、垮一個企業。”

  “人民法院通過發揮審判職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途徑很多。”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董開軍説,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合同糾紛、勞資糾紛等案件增多,要切實解決好處理這些案件面臨的困難;在智慧財産權保護、“僵屍企業”處置等方面,都要加強研究、有所作為。

  黑龍江省司法廳廳長沃嶺生表示,要立足司法行政工作,把服務開放發展、服務創新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等三大服務做實、做好,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下大力氣破解難題補齊短板

  “要下大氣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水準,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深刻闡述,引起了許多與會人員的共鳴。

  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咏談到了各級法院面臨的三個難題和一個短板:一是案件超常增長,如何確保審判工作的效率和品質;二是司法體制改革帶來新舊觀念思想的碰撞和新舊體制的衝突;三是社會轉型背景下法官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問題。同時,司法審判人員存在能力不足的短板。“要自覺加強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實現司法能力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同步推進,確保司法體制改革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司法體制改革以來成效顯著,也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難題。山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楊司説,基層檢察院內設機構過多問題比較突出,必須貫徹落實好有關改革方案立足基層實際,從基層改起,落實好向基層傾斜的政策,解決基層檢察院人才隊伍斷檔問題,增強廣大基層幹警的獲得感。

  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柳城‘930’系列爆炸案反映出我們的基層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溫卡華感言,必須深刻吸取教訓,把矛盾排查、出租屋管理、易爆物品監管等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工作都做到位。

  湖南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黃關春深有體會地説,現在公安工作還存在很多短板,需要努力做到四個“更加”:更加重視基層基礎建設,更加重視科技和資訊化建設,更加注重提升警務實戰效能,更加注重提升隊伍整體素質。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