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組部副部長: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人才觀

2011年11月16日 13:32:21  來源:求是
字號: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能不能實現偉大復興,要看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讓各方面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華。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全黨同志和全社會都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牢固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敢為事業用人才,讓各類人才都擁有廣闊的創業平臺、發展空間,使每個人都成為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別是要抓緊培養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這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發展人才觀,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針。我們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人才觀,推動新一輪人才工作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為我國人才發展改革創新提供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和良好的社會氛圍。

  一、科學發展人才觀是我們黨人才思想理念創新的最新成果

  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的著名論斷。新中國成立後,他又進一步指出:“決定一切的是要有幹部,要有數量足夠的、優秀的科學技術專家。”為此,黨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吸納人才,成立科研機構和大學培養專門人才,大量吸引海外學子和派遣留學人員,改變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才嚴重匱乏的局面。1978年黨中央召開全國科學大會,解放思想、撥亂反正,恢復正常科研秩序,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提升知識分子地位,開啟了“科學的春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才思想解放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必須打破常規去發現選拔人才、大膽使用人才等重要思想。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江澤民同志提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關鍵是人才”等重要思想。國家不斷改革用人制度,加快人才市場建設,制定和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一系列人才培養工程。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把人才工作擺在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位置,提出要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2003年,中央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作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並將其寫入黨章。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在搶佔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中央立足國家現實和長遠發展需要,圍繞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實現科學發展,推動經濟儘快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制定和實施了國家科技、教育、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對科技、教育、人才事業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並分別召開全國科技、人才、教育工作會議,對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進行全面部署。同時提出了黨管人才原則、人才優先發展等一系列重要的人才思想,形成了科學發展人才觀。這是我們黨關於人才思想理念創新的最新成果,是科學發展觀在人才發展上的集中體現。在科學發展人才觀的指引下,我國進入了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邁進的新階段。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