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可持續發展重要資源: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之急

2017年01月13日 10:36:04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字號:    

  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之急

  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時代要求下,中國需要從過去靠人口紅利,向未來靠人才紅利轉變;從過去靠投資拉動,向未來靠人才拉動轉變;從過去靠招商引資,向未來靠招才引智轉變

  在經濟全球化日趨深入的條件下,海外高層次人才越來越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是我國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時期。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都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強人才工作,引進高層次人才作了深刻闡述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但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工作仍很艱巨、緊迫。

  海外高層次人才緊缺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07年《世界競爭力年鑒》中指出,我國科技研發經費投入總額為世界第6位,但專利産出率卻排第23位。導致我國在國際競爭力評比中排名靠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本土人才和教育培養滯後於社會發展,特別是滯後於國際社會發展水準。

  在2007年全球大學排名榜上,內地進入排行榜百強的數量甚至只有中國香港一個城市的一半(內地為2所,香港為4所)。在沒有人文意識形態差異的自然科學領域,本土培養的科學家也一直沒有實現諾貝爾獎零的突破。美國歷史上核武器的研製、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實施,電腦的誕生和應用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國外專家實現的。比照發達國家的外國人才引進工作,我國引進包括海歸在內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既是提高我國人才隊伍國際化水準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強我國高層次人才隊伍實力的重要措施。

  同時,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也是改善我國高端人才短缺狀況的內在要求。從整體看,我國人才資源總量可觀,但高層次頂尖人才匱乏。據統計,截至2005年,全國有各類人才7390.3萬人,總量居世界第一。科技人才數量達到4246萬人,比美國4200萬人略多,也居世界首位。但高精尖領軍人才卻嚴重不足。有資料顯示,到2010年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累計僅有16.2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因此,在加快培養我國高層次人才的同時,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也是當務之急。

  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也是挽回我國人才流失的戰略舉措。目前,中國已成為旅美外國移民的主要輸出國和當今世界數量最大的人才流失國。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指出,多年來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據美國抵達入境統計,大約有40%來自中國的高技術移民在美國獲得大學學位。

  2011年8月,由國務院僑辦與華僑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的《華僑華人藍皮書》指出,自1978~2009年底,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的總數為162.08萬人,留學回國人員49.74萬人。歸國率不足三成。報告同時指出,改革開放後的30年間,中國向海外移民數量可能達450萬人以上;當今全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為4543萬,絕對數量穩居世界第一。

  而且,海外華人掌握著巨大技術、資金資源,例如除中國大陸企業外,2007年在亞洲地區前1000家上市華商企業中,總資産就有2.4萬億美元,年度總營業額接近8000億美元。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