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部分官員成“網路意見領袖” 掌握權威消息常爆猛料

2011年06月03日 22:04:23  來源:半月談
字號:    

  隨著網路問政的發展,一批在網上表現活躍、影響較大的黨政領導幹部“浮出水面”。他們是如何成為意見領袖的?又如何處理好自己的雙重身份?最近,半月談記者分赴浙江、四川、江蘇、湖南、湖北、廣東等地,走近這一群體,傾聽他們的心聲。(《半月談內部版》2011年第5期)

  三種官員“網路意見領袖”擁有特殊影響力

  今年年初的一次偶然機會,一直“潛水”開微博的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蔡奇一不小心“浮出水面”。42歲的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委書記徐砥中也是不小心“浮出水面”。

  1997年就觸網的徐砥中,自2006年前後在當地一家民間網站上擔任論壇版主,網名叫“在路上”。由於他常常在網上披露權威的資訊,影響輿論,引起不少網民的猜測:為什麼許多網民反映的問題,只要“在路上”關注,許多都得以解決了呢?最後,徐砥中的身份隨著網民的猜測與調查浮出水面。徐砥中在網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以普通網民身份寫博或參與討論的。

  還有相當一批機關領導幹部剛開始觸網就實名註冊,根本沒有避諱自己的官員身份。如湖南省國資委副主任楊平、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江蘇省泰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紀阿林、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江蘇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等。被稱作武漢“公安微博第一人”的武漢市公安交管局宣教處處長陳驥雖然在微博上取名“八爪章魚”,首頁上卻用自己穿警服的真實照片,還標明自己是該單位的新聞發言人。

  有的普通機關幹部、公務員也成為“網路明星”。浙江省溫州市規劃局幹部葉哲不但在網上活躍,而且參與創辦了在國內頗具影響的民間網站“703”,這家網站多次爆出政府相關資訊,如溫州市32名幹部低價購房事件、溫州市委原常委兼鹿城區委原書記楊湘洪出逃等。

  這些官員“意見領袖”同普通網民相比,在網上有極其特殊的影響力。一是他們本身掌握權威消息,發言可信度高。二是他們往往掌握大量內部資訊,常常爆出猛料,或成為突發輿論的資訊策源地。湖南冷水江市人事局長曹長清請求市領導安排自己的兒子到財政局工作一事被傳到網上遭聲討,網上還出現當地多位市領導“同意關照”的批示。湖南網路界人士説,如果不是內部爆料,這些材料是拿不到的。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