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溫總理“講真話”的四點要求能否拍醒某些專家?

2011年06月03日 22:04:36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日前,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8位國務院參事和5位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頒發聘書,並同參事、館員們進行了座談。溫總理強調要“講真話”,“聽真話”,並圍繞如何“提高諮詢國是水準”,對參事室、文史館的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總理的話內涵十分豐富,而且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在社會流行調笑“磚家”的今天,溫總理的四點要求無疑是為專家學者們如何為國家和民族當好“專家”指明瞭方向,同時,也是向某些在學術研究上有建樹、社會責任擔上有缺失的“磚家”們,拍了一記“板磚”!

  數字時代的媒介傳播空前發達,各種各樣的“專家意見”充斥著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我們已經習慣了見到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研究人士以“專家”身份自居,面對媒體和公眾侃侃而談。我們也習慣了“嘴裏有乾坤”的專家們時不時就冒出點驚人言論,從“買房就是愛國”到“要大幅提高農藥化肥價格,讓農民用不起”,到“40歲4千萬”,雷聲滾滾,“雷”得公眾外焦裏嫩。我們網民更習慣了把“磚家”言論當成笑料,當成靶子,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強大智慧能量,和“磚家”們進行“舌戰”週旋。

  前兩天有位專業研究人士無限感慨:“現在社會上流行罵專家,我覺得這是社會的悲哀。”的確,一個理當受到尊敬的學識豐富的精英人士,淪落為被大眾“拍磚”的對象,榮譽光環的淡去無疑令人感到悲哀。不過,我們更擔心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立場混亂、另有所圖的“專家意見”很可能會誤導社會輿論,顛覆主流的價值觀,很可能會影響到一個行業、一個地方乃至國家全局的發展、社會整體的進步。

  溫總理對參事室、文史館的專家就如何“講真話”“聽真話”、如何“提高諮詢國是水準”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講真話,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了解基層情況,傾聽人民呼聲,如實反映;二是拓視野:重視對歷史和國際經驗的比較研究,經常照一照這兩面鏡子,鑒古知今,博採眾長;三是重道德:注重對社會轉型期道德文化建設的研究,要在全社會大力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形成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的強大輿論氛圍;四是發揚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有愛國家、愛人民併為之服務和獻身的精神,不懈探索和不畏犧牲,不浮躁,不跟風,不人云亦云。對比總理的要求,想想看,如今有多少在公共輿論空間表達意見,參與“諮詢國是”話題討論的專家學者們切實做到了這些?

  有的人無視“現實生活中涌現出來的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無視基層存在的問題、矛盾和困難,不傾聽人民的呼聲,只為某些既得利益群體、為某些給過其研究贊助費的人説話。有的人脫離實際,不把精力投入到思考現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問題的研究上,反而醉心於“孫悟空的哥哥的老家”之類虛無縹緲的研究,甚者有人還在一些地方“名人故里爭奪戰”中扮演不光彩的推手角色。這樣的專家怎麼可能為國家解決重大問題“提出真正有價值的對策和建議”?溫總理要求專家學者們開拓視野,重視對歷史和國際經驗的比較研究,鑒古知今,博採眾長,為解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難題獻計獻策。眼下,不少專家講壇都打著講歷史的旗號,在史實中掘地三尺,口吐蓮花,故事越説越聳人聽聞、越玄乎、越不靠譜。隨著收視率一路走紅,這類故事大王“專家”出一個紅一個,可很多人對歷史規律的理性思考卻始終漂浮于快餐式文化消費的表層。

  加強道德文化建設是溫總理這次特別強調的一個重大問題,專家學者們有必要審視一下自身“道德的血液”是否充足。要在全社會形成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的強大輿論氛圍,專家學者們就要首先做到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我們遺憾地看到,在溫總理點名批評的“瘦肉精事件”中,一些專家扮演了“粉飾”的角色:“如果在論文仲介紹了副作用,我們(的論文)也發不了”。這已經不單單是“學術道德問題”,而是嚴重挑戰著社會道德底線。其他諸如“買房就是愛國”,“40歲4千萬”之類的雷語,無疑是給唯利是圖、坑蒙拐騙等醜惡和腐敗行為的滋生創造土壤。

  轉型期的社會紛繁複雜,在各種利益誘惑之下,一個公共知識分子能夠始終堅持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尊重自然規律、科學規律、經濟規律和人類發展進步的規律,始終堅守愛國家、愛人民併為之服務和獻身的信念,的確不易。正因如此,溫總理強調説:“我認為,深入實際而不浮躁,獨立思考而不跟風,敢説真話而不人云亦云,這是參事、館員人格魅力之所在,也是提高諮詢國是水準的關鍵。”這是在告訴專家學者們,真正屬於“專家意見”的觀點表達有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國家利益為重,個人得失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諮詢國是水準”的關鍵不在於研究內容的高深,而在於學術人格的高尚,專家和“磚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

  “知者盡言,國家之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批心憂天下、勇於擔當的人,總要有一批從容淡定、冷靜思考的人,總要有一批剛直不阿、敢於直言的人。講真話,拓視野,重道德,有膽識,總理提出的這四點要求,何嘗不是對如今一些參政議政熱情極高、踴躍為國家發展獻計獻策的“網民專家”們的期待?我們該怎樣運用網路的力量匯集民智、凝聚共識,推動中國社會更好地前進?值得細細思量。(青顏)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