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住道德滑坡應跳出道德本身

時間:2011-04-19 14:08   來源:西安晚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説,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4月18日《京華時報》)

  溫總理所稱的道德滑坡嚴重,絕非危言聳聽,相信每個人都能從親身體驗或耳聞目睹中求得共鳴。

  食者,人字下面一個良,換言之,制售食品是個良心活,從業者一定要有所敬畏。如果食品制售者不講良心,或者良心打了折扣,那麼食品安全必定難以保障。從溫總理的談話可知,總理對問題食品頻出十分焦慮,對修復誠信缺失、止住道德滑坡十分急切。

  如何止住道德滑坡?總理已經給出了答案:要把加強同市場經濟、民主法治、和諧社會建設相適應的道德文化建設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要在全社會大力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形成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的強大輿論氛圍。

  筆者認為,具體而言,應從三方面入手。其一,從整飭官風入手。孔子曾言“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此言雖然不全面,但一定程度上可以説,“官”為民之表率,“官風”決定著民風,官德決定著民德。遺憾的是,當前一些官員,官風、官德不正,誠信缺失,如此種種,必然對社會道德産生巨大殺傷力。

  其二,嚴明法紀,強化監管者職責。嚴明法紀分為兩方面。一方面,對誠信缺失、道德滑坡現象,應嚴格依法懲處,對食品違法事件,更要構建食品安全高壓線,嚴格依法行事。另一方面,對失職瀆職的監管部門嚴懲不貸。

  其三,提升人們從善的信心。在食品業,存在一種現象,如果我不造假,我就不能謀利;大家都在生産問題食品,如果我不生産,我就虧了。因此,就必須激濁揚清、懲惡揚善,既提高違法者的違法成本,還對遵紀守法者進行激勵。

  涵養公民道德,不能靠道德教化,或者説,止住道德滑坡,應跳出道德本身。歸根到底,需要從破除體制缺陷開始,從大刀闊斧地進行制度變革入手,正如溫總理所言,把依法治國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規,使有道德的企業和個人受到法律的保護和社會的尊重,使違法亂紀、道德敗壞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會的唾棄。(秦淮川)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