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我國保障房建設提速擴面 5年將建3600萬套

2011年06月03日 22:05:1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保障房建設提速擴面

  這是正在建設中的海口市福秀廉租房小區(2月24日攝)。記者從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2011年全省要完成新建9.26萬套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目標任務。到“十二五”末,基本解決全省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安居才能樂業,安居才能安心。擁有合適、穩定的住房既是個人和家庭溫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和諧、穩定、進步的必要條件。

  始自2007年的大規模保障性安居工程,近年來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無力購買商品房、甚至租不起房子的低收入家庭,通過各種保障性住房,擁有了雖不一定華麗卻溫暖的家,圓了期盼已久的安居夢。

  建設進度不斷加快,覆蓋範圍不斷擴大,管理服務不斷完善。站在“十二五”的起點上,好消息傳來。記者了解到,今後5年,我國將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屆時,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率將達到20%,將有力緩解住房問題的壓力。

  “十一五”解決千萬家庭住房困難

  今年春節,家住通化市二道江區富源小區的62歲老人董玉華,終於過上了一個溫暖的新年。“過去住礦區棚戶房,冬天在家得穿著棉襖才行,過年的時候抖抖索索的,也沒有地方像模像樣的吃一頓年夜飯。”董玉華説,受益於通化市政府進行的棚戶區改造,去年全家搬進了42平方米樓房,“只花了1.2萬元,而買商品房要十幾萬元。如果不是棚改,我們根本不敢想‘上樓’的事兒。”

  剛剛過去的2010年,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國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開工590萬套,基本建成370萬套;農村危房改造開工136萬戶,基本竣工108萬戶,均超額完成年初國務院部署的任務。

  整個“十一五”期間,我國通過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解決了1140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和360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在近幾年建設任務重、自然災害多的情況下,國務院高度重視保障性安居工程。近年來先後多次召開會議,要求各地保質保量完成保障房建設任務,並與地方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與政績考核掛鉤。

  各地把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穩定房價、調整結構、促進發展的重要舉措,出臺了優惠政策,加大了資金投入,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千方百計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度。

  為了緩解不斷增加的資金壓力,中央財政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專項資金每年都大幅增加。2010年,支援力度達到802億元。各地也克服困難,採取多種措施籌措資金。如黑龍江、江西等省加大了省級財政補助力度;山西等省規定新建商品住房項目按5%配建廉租住房,並作為土地出讓前置條件;吉林省規定土地出讓凈收益不低於20%用於保障房建設。此外,一些地區搭建了專門的融資平臺,為保障房建設獲取穩定的資金來源。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土地供應也得到了保障。北京市採取多種措施優先保證政策性住房建設用地供應,截至2010年11月底,政策性住房用地供應1332公頃,佔住房供地的67%。並盡可能選擇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設施完善的地段進行建設。山東省規定保障性住房用地計劃隨建設計劃直接下達。

  隨著保障性住房紛紛建成交付使用,後期的服務管理工作水準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廣州市借鑒香港公屋管理模式,實施了全國第一個保障性住房小區管理“扣分辦法”。不僅改善了保障性住房小區的環境,而且進一步完善了保障房準入退出機制,受到百姓的歡迎。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