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公車佔車輛總數近2成 是否徵擁堵費引熱議

2011年06月03日 22:06:02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北京公車佔車輛總數近2成 是否徵擁堵費引熱議擁堵費擇機實施。“擇機”二字令人浮想聯翩,表面上看起來,何時收取擁堵費尚是懸疑,但在不少地方迷信“收費式”治堵的現實語境中,收取擁堵費並不遙遠,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

  收取擁堵費能否緩堵,暫且不表,如何收取,卻不能不提。眾所週知,北京市公務用車達到了70余萬輛,佔北京市機動車總量的17.5%,而且基本集中在市區。既然要收取擁堵費,是“公私分明”還是一視同仁?

  若是“公私分明”,即只收取私家車不收取公車,這就是製造不公,會引發民怨沸反盈天。民眾就會發問,公車憑什麼高人一等,淩駕於私車之上?不少公車本來就是特權符號,在繳納稅費上再人為分等級,就更加難以使人服膺,必然加重普通車主的被剝奪感和不公平感。

  如果也向公車收取擁堵費,問題又接踵而至,誰來買單?我國公車耗費驚人,是人所皆知的事。新華社的《半月談》雜誌曾披露,一輛公務車每年的運作成本(含司機工資、福利),再加上車輛的保養維修、汽油費用等,合計起來大概在20萬元以上。養車的費用誰掏?自然是政府,也就是納稅人的錢。一旦收取擁堵費,勢必同樣由公共財政買單。在這種情形中,收取再多擁堵費,公僕們也不會心疼。

  有個細節不能不提,與一般私車相比,公車多集中在市區,最關鍵的是,其使用率高。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景林調查發現:有的公車一年就更換40多個輪胎,換胎多説明存有腐敗,也説明公車跑路多。據了解,北京市行駛的公車一方面使用率高,另一方面集中于市區,一旦收取擁堵費,公車所承擔的擁堵費相應來説就會很多,如果由納稅人買單,這同樣不公平。

  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仿佛陷公車于進退失據之中。難道此題無解?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筆者認為不妨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大力裁減公車。我國公車之多備受詬病,裁減公車方能取信於民。二是讓使用公車的官員們買單。我國公車使用存有“三三制”現象——公務使用佔1/3,領導私用佔1/3,司機私用佔1/3。很顯然,讓官員自己掏錢買單才能減少公車亂用、濫用。

  【今日關鍵詞】

  擁堵費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方案》13日開始徵集民意,至19日結束。關於擁堵費,方案中提出,“研究重點擁堵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擇機實施。除了是否應徵收擁堵費,專家和大眾也特別關心如何對公車徵收擁堵費;倫敦、新加坡等國外經驗能適合北京的情況嗎?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