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官員談如何治理工程腐敗 用正規則遏制“潛規則”

2011年06月03日 22:06:0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王正偉。

  取信於民很重要的一條是政府誠信,政府帶頭把規矩立起來,並且帶頭遵守。沒有細化、管用、易於操作的制度規則,“潛規則”就會大行其道;有了規則不去遵守,“潛規則”同樣會大行其道

  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的治理整頓,必須要講“遊戲規則”,針對工程建設的關鍵環節,以及惡性低價競標、豆腐渣工程、超概算等突出問題,要探索設定更有效的制度和措施,防止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制度要真嚴格,不能大而化之。制度就是尺規,要定得明確、具體,好操作。可以定一條,領導幹部不得插手工程,領導幹部打招呼的,要依法依紀處理。有些工程腐敗是一些人打著領導的旗號實現個人目的。我們要從制度設計上加以預防,及時堵塞漏洞。否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潛規則”就會大行其道。

  評標要真科學,不能個人説了算。工程的招標、評標過程中,可能存在著非法串標行為。説來説去,最後由領導的加分決定,還是個人説了算,這不科學。工程收尾超預算,造成既成事實。這裡就很難説沒有隱藏的腐敗。領導在評標中究竟該佔多少分?工程概算多少算是合情合理?串標行為應該怎樣防範?追加概算是不是該有個合理尺度?一個可行的尺規是請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介入整個流程,投標全過程在網上公佈,避免由個別領導拍腦袋決策。

  操作要真陽光,不能走過場。制度設計絕不是流於形式,絕對不能搞暗箱操作。在土地招拍挂中,要把土地的用途、容積率標明,不能在土地容積率上做文章,擅自增高樓層、改變土地用途。要通過網上公示等手段,把整個建築工程置於全程監督之下,有人想鑽空子搞腐敗就不那麼容易。

  查處要真嚴厲,不能心慈手軟。建築領域之所以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是因為許多政府工程花的都是國家的錢,納稅人的錢。查處工程建設領域腐敗案件,是大快人心的事。心慈手軟,就是對黨和人民的犯罪。在預防腐敗的同時,必須加大案件查處力度,要真嚴厲,向人民群眾公佈處理結果,表明我們黨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堅定決心和信心,取信於民。

  誠信要真建立,不能讓“潛規則”大行其道。取信於民很重要的一條是政府誠信,政府帶頭把規矩立起來,並且帶頭遵守。制度管人、管事,重在管用。沒有細化、管用、易於操作的制度規則,“潛規則”就會大行其道;有了規則不去遵守,“潛規則”同樣會大行其道。我們必須用正規則勇敢面對“潛規則”,遏制“潛規則”,這是法治政府、向人民負責的政府必須勇於面對和著力做到的,也是對黨的事業負責,對領導幹部的愛護。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王正偉日前在政府常務會上談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治理整頓(記者 徐運平 周志忠整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