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官員選任制度改革提速 創新公開促“接地氣”

2011年06月03日 22:06: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2010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張春賢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委員、常委、書記。王樂泉兼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不再兼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圖為張春賢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四次主席團會議資料照片。 中新社發 任晨鳴 攝

  中國官員選任制度改革提速 創新公開促“接地氣”

  中央和地方雙向交流任職、從基層遴選公務員、工人農民報考國家公務員、基層官員集體“充電”……2010年, 中國在官員選任制度改革方面打出的“組合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從公務員的選拔,到各級黨政官員的晉陞,每一項改革的試點或推進,都彰顯出中央對基層工作經驗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年輕幹部融入基層,也讓越來越多有能力的幹部從基層脫穎而出。有評論稱,這一系列的動作,目的都是讓公務員“接地氣”。

  亮點之一:交流、輪換

  中央地方雙向交流任職首試 東西部交流力度加大

  今年,多名年富力強的中央部委司局級官員赴各省份任職,與此同時,亦有一些地方官員赴中央部委履新。這是中國首次在官員任免上嘗試中央與地方雙向交流任職。分析認為,中央與地方的幹部雙向交流、迴圈流動,有利於增加幹部的成長閱歷與經驗,有利於優化幹部隊伍整體結構。

  據了解,今年中組部從54個中央部委選派66名中青年幹部到地方任職。從名單來看,基本都屬於“60”後官員,年富力強,而且學歷高。到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任職的有48名,擔任市縣委書記21名、市長20名,其中9名市委書記人選都安排在中西部地區。按照“進一齣一、統籌安排”原則,接收交流幹部的省區市也將選派廳局級官員到中央和國家機關交流任職。

  觀察人士注意到,此次幹部交流出現了一個新變化,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職”,而是“交流任職”。從“挂職”到“任職”,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卻大為不同。很多專家和學者認為,這是幹部管理制度的一個新探索。

  除 了中央和地方的交流以外,今年,各地方的黨政官員交流、輪換也頗為密集。栗戰書從黑龍江調任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從江蘇調至貴州任省長,徐守盛從甘肅調至 湖南任省長,原河北省委副書記車俊調任新疆區委副書記、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政委,原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接替王金山任安徽省委書記……

  媒體分析稱,多省黨政一把手進行了一次“東西大挪移”,並指出,這種人事調整,凸顯出在“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下,東西部幹部交流力度的加大,以有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工作經驗的官員去帶動西部省份的發展;而經過了曾在西部和邊遠地區工作歷練的官員,也得到中央的重視。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