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能否越過中等收入陷阱引熱議 腐敗多發受關注

2011年06月03日 22: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閱讀提示

  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後,當每人平均GDP達到3000美元左右時,快速發展中積聚的矛盾集中爆發,自身體制與機制的更新進入臨界,經濟增長回落或長期停滯,從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2009年,中國每人平均GDP達到3600美元,中等收入發展階段的各類陷阱已不同程度地凸顯,但可喜的是,中國經濟依然增長強勁,如何在加速發展中越過這些“陷阱”,不僅是執政黨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也是每一位中國人必須面對的挑戰。

  為此,人民論壇雜誌在人民論壇網、人民網等做了關於“中等收入陷阱”的問卷調查,受到網友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參與調查的網友達6575名;此外,人民論壇記者還分領域調查了50位專家學者。本報告對兩個群體的調查結果進行了簡單對比分析。 

 

  調查結果

  最可能誘發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腐敗多發,民怨較重”(佔52%),“貧富分化,階層固化”(佔44%)

  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系數,60%的網友認為在0.5以上(風險系數設置為 0-1),90%以上的專家認為風險系數在0.5以下

  跨越陷阱的最大憂慮,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腐敗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既得利益集團阻礙改革”、“社會保障和分配難題”

  中國可能掉入陷阱的最大誘因

  “腐敗多發,民怨較重”(佔52%),“貧富分化,階層固化”(佔44%)分別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

  您認為以下哪類問題若不能有效解決,最可能誘使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調查結果顯示,比例最高的是“腐敗多發,民怨較重”,佔總人數的52%;其次為“貧富分化,階層固化”,佔總44%。

  腐敗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自古至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大國還是小國,腐敗問題導致政權更疊的現象並不鮮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卓元在接受人民論壇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最大的威脅來自權力和資本的結合,即腐敗問題。那麼,腐敗問題在當今中國的嚴重程度如何?調查結果顯示,76%的網友認為“嚴重”,18%的網友認為“比較嚴重”,累計比例高達94%。而針對50位專家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僅有30%的專家認為腐敗“嚴重”,26%的專家認為“比較嚴重”,累計比例為56%。

  除了腐敗,另一大特徵“貧富差距”在中國的嚴重程度如何?人民網網友表示,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是目前中國面臨的最大社會問題之一。調查數據顯示,73%的網友認為“貧富分化,階層固化”這一問題“嚴重”,22%的網友認為“比較嚴重”,累計比例高達95%。同時,專家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嚴重”的佔40%,選擇“比較嚴重”的佔28%,累計比例為68%。

  由此可見,針對官員腐敗和社會貧富差距這兩大問題,網友對其嚴重程度的判斷都明顯高於專家,這一方面反映出網友們高度的憂患意識,但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網路媒體的特點,即網路媒體的開放性、自由性、匿名性使任何人都可以充當言論的製造者、資訊的傳播者,放大了網民個人的話語能力,“部落格”、“微部落格”的出現更是使網民個體擁有了具有即時全球傳播能力的“自主媒體”。這一方面擴大了大眾的言論自由,但另一方面也導致網民情緒化的發泄多於理性的判斷,因此需要我們做出客觀的分析。而專家學者由於掌握了分析社會現象的理論工具,其思考具有較高的理性,因而看待問題也就更全面、客觀。有專家指出,我們的社會矛盾雖然越來越多,但並沒有到比其他國家更為嚴重的程度。同時,部分專家也提醒,房價過快增長,增加了富人的收益,財富進一步向富人集中,拖垮了城市中産,進一步拉大了貧富差距。社會結構的剛性化趨勢意味著社會成員社會地位的固化,而這很容易導致底層社會不滿情緒的積蓄、階層意識和衝突意識的不斷強化。

  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系數

  60%網友認為在0.5以上但90%以上專家認為在0.5以下

  未來5年,您認為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系數有多高?(風險系數設置為0-1,其中0.5為風險一般,0.5以上為風險大,0.5以下為風險小)調查結果顯示,37%的網友選擇了0.5-0.9這個區間,26%的網友選擇了0.1-0.5這個區間,認為有100%可能性的也佔了23%,14%的網友選擇了0.1以下。由此可見,60%的網友認為風險系數在0.5以上。但針對50位專家的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專家認為風險系數在0.5以下。

  為什麼60%的受調查網友認為中國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很大?在調查中,網友們表示,中國經濟雖然增長強勁,但與“中等收入陷阱”相伴隨的一些現象或特徵在中國已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民論壇網網友感嘆道:“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這些現象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讓我們感到揪心,感到失望!”而專家表示,民眾之所以對中國的發展表現出極大的憂慮,一定程度上正是他們心懷祖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熱情所致。當前,非常有必要將一個敢於應對挑戰、開放自信的政府形象全面展現在民眾面前,從而提高民眾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接受我們採訪的專家大多是對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深有研究的學者,他們一致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繁榮的背後,政治、社會、環境問題不少,某些問題還有日趨嚴峻之勢,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並不高。不管是奧運、世博的成功舉辦,還是汶川、玉樹抗震救災,這些都充分證明,中國共産黨善於應對各種挑戰,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這些都有利於中國規避陷阱。

  相應地,在面對陷阱的信心指數這一調查中,37%的網友信心指數(信心指數設置為0-1,其中0.5為信心一般,0.5以上為信心較大,0.5以下為信心較小)在0.1-0.5這一區間,33%的網友選擇0.1以下,總計70%的網友表示信心指數在0.5以下。而專家信心指數卻比較高,52%的受訪專家選擇的區間是0.5-0.9,24%的受訪專家選擇0.1-0.5,還有6%的人選擇是1。也就是説,近六成專家的信心指數在0.5以上。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