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專家揭秘行業協會"非典型腐敗":"保護費"為主要手段

時間:2010-06-14 09:49  來源:中國青年報

資料圖片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林躍勤博士長期關注社會仲介組織尤其是行業協會的腐敗問題,近日,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行業協會不為人知的腐敗現狀。

  行業協會的腐敗方式五花八門,林躍勤博士向記者介紹了行業協會腐敗案件中幾種慣用的伎倆。

  強制入會、攤派會費是常見的腐敗方式之一,被企業稱為“協會騷擾”。

  某些代行行政管理職能的行業協會,將特定的仲介服務作為行政許可的前置條件,強制企業入會、繳納會費。

  2009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瓶裝飲用水行業協會發出公告,公佈6個廠商7個品牌的桶裝飲用水抽檢不合格。這些廠商的負責人則稱遭遇了“潛規則”——沒有交納“保護費”。而就在2009年5月,這些廠商經過廣西壯族自治區産品品質監督檢驗院檢測均為合格的産品,在一個月之後全部成了不合格産品,其間的詭異值得琢磨。

  “體外經濟迴圈”是行業協會腐敗的另一種常用手段。由於行業協會常常壟斷著行政審批的前期資格選拔權、審計、鑒定、評估、參評選拔、註冊或公證等職權,除了將這種職權有償變賣給企業之外,某些行業協會的領導人甚至直接以自己或親友的名字註冊經濟實體,以達到將公權直接納入私囊的目的。

  2009年2月23日,重慶市規劃局原局長蔣勇因“規劃腐敗案”受審。在該案中,蔣勇正是指使情婦唐薇註冊了嘉匯置業顧問有限公司,蔣勇指定“嘉匯置業”對房地産規劃方面的業務提供諮詢顧問,以此名義將容積率等指標明碼標價,涉案金額達1689萬元。

  收受境外企業好處,損害國家利益,也是在經濟開放環境下的一種行業協會腐敗形式。在“力拓案”中,中鋼協在長協礦談判中屢戰屢敗,成為業界人士普遍質疑的問題。據悉,在力拓案中,中鋼協的有關員工被警方帶走,協助辦案。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