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三季度加息可能性大 不必過度擔憂通脹降臨

2011年06月03日 22:08: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近期大蒜、蔬菜、綠豆等農副産品價格上漲,物價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4月份CPI創出18個月以來新高被解讀為接近政策警戒線,有觀點甚至認為通脹即將來臨,加息政策將隨之推出。中國證券報認為,一些人對通脹形勢的判斷過於悲觀。從經濟運作態勢來看,不必過度擔憂通脹降臨。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經過測算認為,去年4月份物價水準較低,導致今年同期物價指數相對走高。未來兩個月,新增物價上漲因素會逐月趨弱,即便加上仍處於高點的翹尾因素,二季度的物價也可以控制在3%左右。國家發改委強調,雖然今年翹尾因素較多,但在市場總體供大於求、重要商品政府儲備充裕的情況下,實現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平均上漲3%左右是有基礎的。

  從CPI構成來看,食品所佔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在4月CPI中,糧食、鮮菜、鮮果漲價合計影響佔新漲價因素的84.6%。但是,蔬果價格過高,是春節後全國多個地方出現異常天氣所導致的短期價格上漲。進入5月份,全國氣溫轉暖,蔬菜供應較為充足。如果不出現極端異常天氣,整個二季度蔬菜價格都將持續走低,進而向下拉動CPI。

  食品類別中,權重最大的豬肉價格也不會在二季度快速上漲。一方面,國家從4月啟動凍肉收儲工作,止住豬肉價格持續下跌態勢。根據一般做法,這些凍肉將在一段時間內逐漸投放市場,市場整體供求關係不會發生突變;另一方面,夏季我國豬肉消費量普遍偏低,市場需求平淡。

  一些人擔心的影響物價水準的另一個因素是,資源性産品價格或將在近期調整。發改委在二季度物價走勢分析中提到:“今年將繼續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水、電、油、天然氣等價格將有一定幅度的上漲。”這被媒體解讀為國家或將上調油、電、水、氣等資源品價格。其實,對於這種可能出現的價格調整,也應該全面、客觀地看待。

  一方面,資源産品定價由政府管理,價格調整的時機、節奏和力度均可控;另一方面,能源價格調整的確會向CPI傳導,但比例較小,而且傳導有一定的時滯。權威數據表明,從2004年至2008年,採掘行業的價格漲幅達到97%以上,原材料行業的價格漲幅達到48%以上,而同期CPI漲幅為19.1%,其中由食品拉動的漲幅為16.1%,只有3個百分點由上游資源品拉動。

  當前,一些人擔心的通脹並未來臨,來臨的是愈演愈烈的通脹預期。溫家寶總理曾多次強調,要管理好通脹預期。所謂管理通脹預期,是指對影響通脹預期的幾個因素進行管理。當前控制通脹預期的一個有利條件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較弱,國際糧價繼續走弱,國際油價在70美元左右波動,因此不存在輸入性通脹的基礎。

  如果二季度物價水準控制在3%以內,預計加息時間將延後。三季度物價翹尾因素不弱,而且豬肉價格走強,這些因素將繼續抬升三季度CPI,三季度加息的可能性更大。

  中國證券報認為,加息是宏觀調控中力度最大的手段之一。至於是否加息、何時加息,CPI只是作為一個重要參照指標,而不是唯一指標。在經濟過熱時期,市場流動性過剩,物價上漲幅度較大,表現為GDP、M2以及CPI等多項指標超標,這樣便可能會採取加息手段。然而,當前國內經濟運作中不穩定因素較多,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出口環境尚未明顯改善甚至會出現反覆,民間投資依然不振,居民消費潛力遠未充分釋放,經濟並未出現過熱跡象,加息的條件沒有發育成熟。因此,不必過度擔憂通脹降臨,同樣也不必對加息憂慮重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