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發改委七措施平抑價格 減輕物價對群眾生活影響

2011年06月03日 22:08:54  來源:發改委網站
字號:    

  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0年4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1510億元,同比增長18.5%;2010年4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環比上漲0.2%。 中新社發 劉君鳳 攝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負責人就當前價格形勢答記者問時表示,針對近期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發改委已經採取七項措施,維護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減輕物價上漲對群眾生活的影響。

  具體有以下措施:

  一是加強監測預警分析。在繼續堅持重要商品價格監測分析制度的基礎上,根據今年以來價格變動的新情況,國家重點加強了對西南旱區、玉樹災區重要商品價格以及大中城市蔬菜、粳米價格的監測,及時掌握情況,研究調控措施。

  二是繼續完善“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增加投入,建設重要農産品生産基地,增加重要商品儲備,促進産銷銜接配套。

  三是完善儲備和投放機制。今年以來,國家加大向西南旱區、玉樹災區的儲備糧食調運力度,鼓勵東北地區糧食出關,適當加快中央儲備糧食投放市場節奏。適時啟動了中央儲備凍肉收儲,防止生豬價格過快下跌。

  四是降低流通成本。在全國“五縱二橫”主要公路幹線上建立了鮮活農産品運輸國家級“綠色通道”,部分省份建立了地區級的“綠色通道”。對在“綠色通道”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産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降低運輸成本。

  五是各地積極運用財政補貼、價格調節基金等多種方式,支援建設大型生産基地,補貼生産流通環節,降低成本。如湖南省全省用於扶持副食品生産的價格調節基金已佔到當前基金使用數額的40%,省級和長沙市先後投入1600萬元,支援建設長沙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邵陽市先後投入980萬元,建設該市最大的白馬田蔬菜基地。吉林、山西等很多省份也都對蔬菜生産、流通給予了很大資金支援。

  六是積極推動建立低保、最低工資、基本養老金與物價水準相適應的動態調整機制,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要。目前,山東、江蘇、浙江等7個省都建立了相關聯動機制,去年山東省根據物價變動情況調整了低保標準。今年以來,上海、廣東、吉林、江蘇、寧夏等省區市也相繼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

  七是嚴厲打擊借乾旱、低溫、暴雨等異常天氣因素炒作,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行為。前段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廣西自治區物價局處理了南寧、柳州炒作米粉漲價事件,近期正在指導協調廣東、雲南物價部門處理三七等中藥材不合理漲價事件。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