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45部門網上曬預算 公佈內容基本“點到為止”

2011年06月03日 22:08:46  來源:新京報
字號:    

  繼國土部等國家部委、廣州市政府預算公開後,北京市也開始在網上曬預算。日前,北京市教委、市民政局等多個部門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了2010年的預算安排。北京市財政局表示,5月底之前,北京45個部門的預算情況將在網上公開。

  公佈內容基本“點到為止”

  市財政局表示,從今年開始,北京將在網上公佈市級政府預算報表以及市級政府預算編制説明。45個經市人代會上會審議的部門預算報告,也將在網上公開。

  目前,北京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工商局等部門已在網上公佈了預算。

  從公佈的情況看,基本都是“點到為止”。在公佈內容中,僅有簡單的三類:2010年收支預算總表、2010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預算編制説明,總體上比較宏觀。

  以市教委為例,從收支預算總表上看,分別列出了財政撥款、預算外資金收入、事業收入等各項收入以及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方面的支出,均為一個總數。

  在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中,則列出了成人教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等各項支出,也是一個總數。

  同時,備受關注的公款招待、公車消費、公費出國這“三公”消費以及每個單位的基本行政支出,目前也無從查證。

  目前已公佈的部分部門預算內容與每年人代會期間發給代表們的預算草案和説明也有很大差別,昨日,市人大常委會財經辦公室預算處處長陳京樸表示,向人大代表公開的不僅包括預算報告,還有對報告的詳細説明、背景材料等。

  他表示,各部門沒有把這些材料全部挂上去,原因主要還是技術上的,因為背景材料分得很細、很多,工作量大,有個逐步展開的過程。預算公開將來肯定要細化,這是個方向。

  明年將細化預算公開內容

  市財政局表示,今年5月底前,北京將推動45個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在網上公開預算。公開內容設置下限,即現有部分部門公佈的三項內容,同時督促相關部門盡可能地公佈更多詳細內容。

  目前,北京的預算編制是依據國家預算收支科目來進行的。下一步為細化預算科目,有益於公眾理解,將對收支科目進行調整。到明年,北京將進一步細化公開內容,從目前的一級科目細化到款級科目,讓公眾能夠看到具體項目的花錢情況。

  同時,財政部門將把全市的預算單位全部進行梳理,在與市人大常委會協商後,力爭明年將更多單位的預算情況納入人代會審議,並在審議後對公眾公開。目前北京一級部門約100多個。

  對話

  “行政成本有望單列”

  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稱,現有預算公開還需要改進

  行政成本界定有一定難度

  新京報:從目前幾個部門公佈的預算情況看,公佈內容都比較簡單,公眾很難看清各項支出的去向。

  孟景偉(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今年是北京部分部門財政預算向公眾公開的第一年,各部門還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執行中也有快有慢,目前財政部門正督促各個部門儘快公開,同時盡可能地公開更多內容。

  新京報:公開的內容中,公眾關心的比如行政成本、“三公”費用等都看不出來,無法實現監督。

  孟景偉:如何更清晰地界定行政成本,是財政部正在研究的課題。目前,財政部正在研究對預算編制進行科目改革。從現有的科目設計看,預算主要有兩種分類,一是按照支出功能劃分,如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環境保護;一是按經濟分類劃分,如水費、電費、培訓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等。

  按照功能分類,主要反映錢花在什麼方面;經濟分類反映錢花在什麼用途。但三公費用為何體現不出?比如培訓費用,有國內的培訓,有國外的培訓,這樣很難界定哪些是國外培訓,也就是出國的部分費用。再比如公款招待,目前的預算編制中沒有這個科目,而只能在具體的項目上體現。比如一個科研項目,預算編制時,必然會把招待費納入進去。

  為此,從現有的情況看,一些預算公開情況,離老百姓關心的還有一個距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新京報:有沒有可能將行政成本單列出來?

  孟景偉:對於行政成本的涵蓋範圍,目前財政部正在研究,從科目界定上,看有沒有可能單獨列出來,從而加強行政成本控制。從長遠來看,將其單列是一個趨勢,但其界定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

  結余資金多不意味著浪費

  新京報:從公開的部門,比如教委、民政局來看,上年結余資金數額較大,這是不是意味著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很低?

  孟景偉:近幾年來,財政局正加強結余資金的管理。一個部門預算資金沉澱兩年的,將予以收回。但出現結余資金,可能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客觀條件出現變化,因此難以執行。對於2009年一年未執行的,納入2010年的預算,將安排新的項目。

  同時,對結余資金要辯證地看。一方面財政改革後,財政部門能夠對各部門的預算進行監控,防止資金挪用;同時,各個部門的法律意識也強了,對於執行不了的資金,不會挪用,也沒有亂花,這也是一種節約資金的表現。

  比如以前,有的單位怕結余,就出現亂花的情況。在目前這樣的監督機制下,結余資金較多,在結果上客觀會造成時間差的損失,資金效益不高,但不會造成浪費。

  新京報:個別部門預算外收入額度較高,比如教委就有16多億元的預算外資金,這部分如何監管?

  孟景偉:這些費用都提交人代會審議了,都在監督範圍之內,不會疏于監管。

  月底前公佈預算的45個部門

  農業局、水務局、園林綠化局、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計生委、文化局、教委、體育局、科委、文物局、規劃委、科協、智慧財産權局、新聞出版局、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農林科學院、人藝、衛生局、人保局、殘聯、民政局、藥監局、中醫管理局、環保局、市政市容委、交通委、國資委、安監局、糧食局、住建委、發改委、地勘局、公安局、市檢察院、市高級人民法院、投資促進局、工商局、司法局、統計局、旅遊局、編辦、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辦公室、商務委、口岸辦、中關村管委會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