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南京在全國率先出臺制度 一年問責65名官員

2011年06月03日 22:08:4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在全國率先出臺相關制度,一年多來問責六十五名官員——

  南京:從問責風暴到制度化實踐

  花掉2000多萬元,出新剛一個月卻已出現路面龜裂、沉降。5月8日,因為這條讓市民看在眼裏挂在嘴邊的“問題路”,南京白下區5名官員被問責。其中,區建設局局長徐仁彪被通報批評,副局長劉懷江被行政記過,3名市政工程管理所副所長被免職。

  這一次,省城媒體報道行文很中性,僅以“問責”概括來龍去脈。在這座曾以“萬人評機關”、“一次‘創建’問責31名官員”屢屢引起全國關注的城市,“問責”正與“風暴”、與“領導拍板”悄然脫軌,成為構建責任政府、塑造責任官員的制度化實踐。

  一夜免掉13人,問責逼出執行力

  兩年前,南京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滿城官員第一次領教問責風暴的威力。

  2008年8月13日,時任創建督查指揮部總指揮的南京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紹澤夜查羊皮巷農貿市場,發現場外垃圾成堆、污漬橫流。第三天,南京各大媒體都在顯目位置報道因垃圾清掃不力,洪武路街道副主任喬建民被免職。

  “之前,市委書記、市長去過,督察組去過,第四次再不動人不行了!我們對照責任分工,找到分管人,一打電話,關機!而按規定,創建期間要24小時保持開機。”南京市監察局局長龍翔説,此事在幹部中引起了震動。有人質疑:幹了一輩子才混到處級,掃不好地説免就免,是否小題大做?

  “當時,幹部責任心不夠,執行力不足,創建遇到很大困難。層層開會落實,就是貫徹不了。大家都看到問題,但都不願動真格。”陳紹澤回憶,羊皮巷菜場的垃圾,包括書記、市長在內,三次要求整改,都沒解決,説明幹部“極不負責,執行力嚴重不夠”!

  怎麼讓幹部動起來?問責!而不明晰責任,何談“問責”?緊扣文明城市創建的各個環節,南京制定了厚厚一本“責任辭典”,全市每條街巷創建責任都落實到人。不管哪出問題,一翻“辭典”,就能“對號入座”找到人。像菜場環境,原由十幾個部門管,誰都管等於誰都不管,厘清責任後,菜場裏面由工商牽頭協調其他部門管理,場外保潔交給街道負責。

  責任細分,問責有據可循。此後半年,南京有31名官員因創建不力被問責。在創建關鍵時刻,曾有一夜問責13人。人們驚呼:“問責風暴”來了!那夜,沒有設計路線,龍翔帶著一乾人馬,走到哪算哪,逮到誰算誰。在莫愁路附近,一位納涼市民看見督查組,趕緊上前帶路——有人在樓道蓋雞舍養雞!從東到南,從西到北,轉了一圈,他們查到不少問題:大排檔佔道經營、垃圾沒處理……這次暗訪,導致13名幹部被免職,有位幹部正式任命還沒下來,免職的文件卻已到了。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