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劉明康:中國銀行業多舉措調整新增貸款投放節奏

2011年06月03日 22:10:03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白潔純、劉詩平)進入2010年,在去年初高增長之後逐季回落的新增信貸,再次呈現出高增長態勢的苗頭。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20日表示,1月份前10天內貸款增速仍較高,但這主要是由於去年貸款增速過快積累所致。隨著有效需求得到滿足,這種趨勢將很快有所緩和。

  數據顯示,在去年一季度信貸月均增長達到1.52萬億元之後,在監管層採取的審慎監管措施作用下,後三季度貸款增速回落至正常水準,即二季度月均9200億元,三季度月均4300億元,四季度月均3100億元。

  然而進入2010年,有消息顯示,1月第一週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已達6000億元。

  按慣例,商業銀行在年初都有加快放貸的衝動。從信貸投放的自身規律看,本著早投放早收益的原則,銀行紛紛在年初爭奪優質貸款項目,以提高利潤水準。最近幾年中,每年的第一季度信貸投放都相對較多。

  與此同時,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指出,今年1月的信貸高增是去年信貸高投放基礎上的慣性所致。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四次全體會議時表示,今年一季度要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充裕,優化信貸結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還要防範金融風險,提高金融支援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針對信貸的高增,今年以來央行多次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收流動性,並在18日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銀監會也多次強調,儘管在應對危機條件下取得了不良貸款比例和餘額“雙下降”的成績,對信貸高速增長情況下隱藏的信貸資産品質風險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並表示將處理好信貸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針對性、靈活性的關係,在保增長、調結構的同時,始終將防範、化解信貸風險放在突出位置。要求商業銀行以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大額風險集中度、流動性、杠桿率等審慎監管指標為底線,以實體經濟有效需求為條件,科學把握信貸投放的節奏和品質。

  與此同時,各家銀行也在進行積極的調整。據了解,中國銀行目前並未停止新增貸款的發放,但將過去省分行審批貸款的許可權上收至總行,由總行統一審批貸款,由此貸款發放的週期可能略長。

  另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人士表示,銀行正通過優化信貸結構等方式進行調整,“在接下來的10天內有信心把貸款保持在監管部門控制的相關額度之內”。

  劉明康表示,今年將繼續控制信貸規模和增速,目標是全年新增貸款總額下降至7.5萬億元左右。

  長城證券吳小玲認為,今年“優化信貸結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是銀行信貸管理的主基調,總體看今年的信貸規模可能略高於正常時期,但將控制在設定的目標水準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